[实用新型]特高频贴纸型天线无效
申请号: | 94214766.9 | 申请日: | 1994-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77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17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清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00 | 分类号: | H01Q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贴纸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高频贴纸型天线。
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材料元件及电路设计的发展,使电子产品趋于小型化、多元化,也使电子构件技术日新月异,尤其在六十年代后,通讯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使得无线电或移动电话渐渐地普及,因此此种产品技术的发展更是朝小型化、多元化努力,带给使用者更完善的服务。
由于现代化都市中高楼大厦林立,无线电或移动电话的电波在传递中,遇到更多的障碍物,让电波产生反射干扰或衰竭的现象,接收者在接收讯号时,便发生杂音或接收不到的情况,平时车外或室外的收讯效率为车内或室内的8倍至10倍,车外或室外为1W时,车内或室内为1/10W至1/8W,于是各相关厂商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天线,以期改善收讯的效果,故汽车天线也因此被设置于车身上,但使用者为能提供在车中通讯设备使用的天线,必然要在车外另行架设天线,因为其波长及收发用途与原有的收音机天线不同,故不可能共用,此即造成装设上的困扰,同时其线路的连接配置亦必须由专人进行,否则极易影响到车中原有的电路讯号,此即造成不便。
现今的天线设置于车身上,在行驶中可能产生和外物碰撞的现象;除此以外加天线于车身上,便破坏原有车体的结构,使在洗车时又造成困扰;同时长时间停放车子时必须将天线收藏以免遗失,以上种种的缺点,都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高频贴纸型天线,其利用能感应电波的两片金属箔线路附着于强力贴纸上形成贴纸型天线,而可于车子或建筑物的玻璃内、外各贴设一片,并使二片的电极端位置相对,而可将外界的电波由外侧贴纸型天线接收后,感应到在内侧的贴纸型天线金属箔线路上,又其在移动电话发出讯号时,亦可采相反途径将讯号发送至外界,使之具感应电波且具装设容易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800MHz~960MHz的特高频贴纸型天线,其主要是由贴纸、金属箔线路及离型纸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贴纸比金属箔线路的外形略大,而金属箔线路粘附于贴纸上后,贴附于离型纸上,
金属箔线路一端设有开口,并在开口两侧设有电极端,并在开口相对侧设有第一连接段,在开口及第一连接段两侧间各设有接收段,而接收段的长度为λ/2,在接收段距离第一连接段λ/6处,设置第二连接段,使两侧边的接收段相连接,成一回路状,
前述贴纸型天线以二片构成一组,在使用时将二片分别贴附于玻璃的内、外侧,且使电极端两两相对构成一回路,藉以形成内、外配合的天线。
前述的特高频贴纸型天线,其特征还在于:贴纸上金属箔线路的接收段长度是与接收电波的波长相配合。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1所示,由此图观之,可得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当精简,其由贴纸11、金属箔线路12及离型纸13所构成,其中,金属箔线路12粘附于贴纸11上,而贴纸11比金属箔线路12的外形略大,可用以固定及保护金属箔线路12,并使之不易变形、磨损或氧化,而贴纸11、金属箔线路12结合后,贴附于离型纸13上,以利行销、运输与仓储。
配合图2可知,金属箔线路12一端设有开口,并在开口两侧设有电极端14,在开口相对侧设有第一连接段122,在开口及第一连接段122两侧间设有接收段121,而接收段121的长度为λ/2,又在接收段121距离第一连接段122的λ/6处,设置第二连接段123,使两侧边的接收段121相连接,成一回路状。
由图3观之,可得知本实用新型为二片构成一组,且在使用时必须二片一起使用,先将本实用新型的离型纸13撕开,然后将粘附有金属箔线路12的贴纸11平整的贴附于玻璃的一侧,然后在玻璃的另一侧,再平整的贴附另一片具金属箔线路12的贴纸11及金属箔线路12,并使内、外侧金属箔线路12的电极端14两两相对,以构成一回路,这样的回路结合即形成内、外配合的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幸有限公司,未经泰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4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