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器无效
申请号: | 94214771.5 | 申请日: | 1994-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5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成 |
主分类号: | H05B3/78 | 分类号: | H05B3/7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政权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可直接设置于煮水容器底部内,且具有较大加热面积的电热器。
以往设于煮水容器上的电热器,如图1所示,是在电热水壶10的底部内,设置一个一端结合在电热水壶10壳体上,且具有插座14可连接电源的电热管12,当接入电源后,电热管12可以产生热能,使盛置于电热水壶10内的水温度上升而达到沸腾。上述电热水壶10以电热管12煮沸饮水,因为电热管12的传热面积小,所以煮水的速度非常慢,不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
如图2所示,是以往开饮机热水胆内所设置的电热器,热水胆24的外壁环面底端利用一个夹具22锁合固定一个环状体的电热片20(因开饮机中其他构造与本案无关,图2中只绘出热水胆24与电热片20),电热片20内部包含有电热丝(未图示),利用由电热丝通电后产生的热能,传导至热水胆24的胆壁上,再使储于热水胆24内的水受热而达到沸腾。上述以往电热片20虽然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但是因为不能完全防水而无法直接置于热水胆24内部加热,热能传递必须透过热水胆24胆壁才能使水受热,所以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损失了热能,而耗费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直接设置在煮水容器的内部底面,使电源部份与水隔离,且加热面积大的电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电热器具有一个凸出在金属壳体外部的中空套管,中空套管可锁合在煮水容器内部的底面,使电热丝的接线端能由中空套管内贯穿至金属壳体,且伸出煮水容器外,以连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包含一个缠绕有电热丝的缠绕片、一对夹合于缠绕片两侧的绝缘片、及一个可容置缠绕片与绝缘片且具有上、下盖的金属壳体,下盖中心设有一个边缘形成卡榫的穿孔,穿孔内穿设一个中空套管,中空套管一端形成的头部上设有供卡榫嵌入的卡槽,另一端形成螺纹端,使中空套管的头部卡制于金属壳体内,螺纹端凸出在金属壳体外,且穿设在煮水容器底部的结合孔外并以螺帽锁合,金属壳体固定在煮水容器底部内,缠绕片的电热丝接线端由中空套管贯穿到金属壳体及煮水容器外,以连接电源来产生热能。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器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设于煮水容器上的电热器的示意图。
图2是以往开饮机热水胆内所设置的电热器电热片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包含具有上盖30与下盖37的金属壳体3、第一压板31及第二压板35,第一绝缘片32及第二绝缘片34,一个缠绕片33,一个中空套管36以及一个环状防水封38。
上盖30与下盖37都是一个扁平状圆形体,两者的周缘处各形成一个凸起的铆接部302、372,在下盖37中心点开设有一个边缘形成一对卡榫376的穿孔374。
第一、二压板31、35是扁平状的圆形体,在第二压板35中心点开设有一个通孔352。
第一、二绝缘片32、34是以绝缘材料(如云母片)制成的扁平状圆形体,第二绝缘片34上开设有两个穿孔342。
缠绕片33包含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第一组片330与第二组片332,且在第一、二组片330、332周边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槽331与第二定位槽333,第一、二组片330、332的第一、二定位槽331、333内缠绕有电热丝335,使电热丝335的接线端335’及335″位于缠绕片33的中心位置。
中空套管36一端形成头部360,而另一端形成螺纹端364,中空套管36的头部360上设有对应下盖37卡榫376的卡槽362,而中空套管36内部形成一个通道366。
环状防水封38是以耐热性硅胶制成,下端延伸一个突环3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成,未经林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47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栈板的成型结构
- 下一篇:带有断纸机构的卷筒卫生纸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