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煎烤涮多功能火锅无效
申请号: | 94215822.9 | 申请日: | 199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2035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阔远;孙书根;张士明;王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阔远 |
主分类号: | A47J27/10 | 分类号: | A47J2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煎烤涮 多功能 火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锅,尤其是可以自动上水的煎烤涮多功能火锅。
目前人们使用的一种煎烤涮火锅,主要由煎盘和涮锅组成,其中涮锅高出四周的煎盘,设置在中间部位,形成两层结构,其缺点在于,煎盘中放入食用油时可用作煎盘,不放食用油时才可用作烤盘,就餐者不能一边吃烤餐,一边吃煎炸食品;再者,其煎盘设置在涮锅四周的下侧,当放入油煎炸食品时,油点易溅射到就餐者和桌面上,使用时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加热速度也较慢。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26007U公告了一种多用途火锅,它主要由热能进口、底座、铁板、散热管、套筒和火锅组成两层结构,其缺点在于,只有烤肉功能,没有煎炸功能,由于散热管竖直设置,套筒又将火锅内的水与套筒内的水隔开,因此,热量易顺着散热管向上排放,且套筒内的水与火锅内的水不能循环流动,散热管离火锅内的水又有一段距离,这样就不利于火锅内水的加热,此外其结构也较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速度快、热利用率高、具有自动给涮锅上水功能、就餐者可同时品尝烤餐、煎餐和涮餐的煎烤涮多功能火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它由烤盘、煎盘、涮锅、加热排烟部分、底座和火锅盖组成,上述各部件构成了烤、煎、涮三层立体结构,其中,烤盘是由平面加热板和两个环形挡墙构成的正反面均为盘状的整体部件,这两个环形挡墙设置在平面加热板的正、背面边沿处。加热排烟部分由设置有排烟孔的加热排烟筒和水循环加热筒组成,烤盘紧卡在加热排烟筒上,并可随时从加热排烟筒上取下来。加热排烟筒与环形凹槽状的煎盘构成一个整体部件,煎盘的底部紧卡在水循环加热筒上。在水循环加热筒中,并排设置1~5根水循环管,这1~5根水循环管均从水循环加热筒筒壁的一侧穿通到另一侧,并与涮锅内腔相连通,水循环加热筒与涮锅联结为一个整体,涮锅底部设置一个与水循环加热筒底部口径相应的中心通火孔,在水循环加热筒的外围,设置一个分布有过滤孔的筒状过滤网。底座由环形外墙、底托和上水装置组成,涮锅的外边沿卡在环形外墙上,并可随时取下来,底托的中心孔处设置有加热盘,即加热源。由于采用了上述自上而下的烤、煎、涮三层立体结构,因此可使本实用新型加热盘处放出的热量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且煎、烤、涮可同时进行,互不影响,当煎盘中的油受热溅出时,会落在下面的涮锅之中,不会溅射到就餐者或餐桌上,以此达到使用时既卫生、又安全之目的。由于水循环加热筒并排设置了1~5根与涮锅内腔相连通的水循环管,并且均处于加热盘上方,各水循环管中的水总是处于受热状态,涮锅中温度较低的水可以不停地与各水循环管中的热水进行循环,因此涮锅内的水受热沸腾速度较快。当涮锅内缺水时,冷水可经底座中设置的上水装置,自动流入涮锅内腔,以此达到涮锅自动上水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煎烤涮多功能火锅各部件装配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加热筒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盖上火锅盖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阔远,未经刘阔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5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