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叉脚内调控避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15837.7 | 申请日: | 199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5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武松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车前 叉叉 调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前叉叉脚的避震结构。
目前,自行车的前叉叉脚内也设有避震结构,但因用钢材制成的螺旋弹簧日积月累将产生疲乏现象,造成空隙磨擦有噪音;有的甚至因组装时造成的误差而无法适时予以调控,影响避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适时调整自行车前叉的叉脚内避震弹簧弹力的调控避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原自行车前叉的叉脚内避震结构是在下叉脚内设有固定螺塞、轴承垫、上叉脚、轴衬、油封、C型扣、防尘套、缓衡弹簧、缓衡环垫、固定螺杆、引向杆、弹性体、定位保护套及螺旋弹簧。为了能适时进行调整,避免以上不足,本结构在引向杆上方设一定位保护套;固定螺柱螺固于引向杆顶端处,且为大小不等二轴径;移位螺套螺合于固定螺套的内螺纹孔上;固定螺套的内螺孔螺接移位螺套,其外螺纹螺固于上叉脚上端内螺孔内;旋转钮套设固定螺柱小径端的一沉头螺丝螺固。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在于通过固定螺套螺固上叉脚上端内螺孔,再由旋转钮转动时经由移动螺套上、下移动于固定螺套的内螺孔以推抵定位保护套而紧迫螺旋弹簧;固定螺柱上六角孔位以六角扳手扳动,调控移位螺套上、下移动,供以轻便调控避震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在自行车前叉的叉脚内设制可适时调控的避震结构,通过引向杆(18)穿设定螺旋弹簧(13)、定位保护套(151、152、153、154、155)及弹性体(80、81、82、83)组成的原避震系统的结构,将一定位保护套(15),套设于引向杆(18)上方,一端抵靠住螺旋弹簧(13),另一端恰顶住固定螺栓(16),其内圈面供容设移位螺套(14),以承受往下推抵螺旋弹簧(13),来调整螺旋弹簧力;
将固定螺柱(16)螺固于引向杆(18)顶端,其形状呈大小不等二轴径(161、162),较大径处(161)设有两平面供套设移位螺套(14),小径处(162)顶端设六角孔,并在径向面设有螺孔以螺固旋转钮(10),套设于小径处(162);
移位螺套(14),其轴面具有螺纹,以螺合固定螺套(12)的内螺纹孔(121),其内靠上端处设一与固定螺柱大径端面相同的具有二平面的圆孔(141),以套设于固定螺柱(16)上大径处(161),底端推抵住定位保护套(15);
固定螺套(12),是具有内螺孔(121)及外螺纹的轴套,顶端设一阶级槽(122)以嵌设一油封(11),其中内螺孔(121)可螺接移位螺套(14),而外螺纹将固定螺套(12)螺固于上叉脚(17)上端内螺孔(171);
旋转钮(10),为顶端中心具一孔位(101)的圆盖,并在盖缘设一字状突块(102)利于手扳动,旋转钮(10)侧面设孔位(103),便于将旋转钮(10)套设于固定螺柱(16)小径端(162),用一沉头螺丝(9)螺固,也可用六角扳手经旋转钮(10)顶端的孔位插入固定螺柱(16)顶端六角孔以六角扳手调控移位螺套(14);
沉头螺丝(9),穿过旋转钮(10)侧面孔位(103),将旋转钮(10)固定螺柱(16)上小径处(1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武松,未经张武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58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抽油机用防滑V形带
- 下一篇:关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