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银行支付密码器无效
申请号: | 94216100.9 | 申请日: | 199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2065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30 |
发明(设计)人: | 林遍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 |
主分类号: | H04M11/00 | 分类号: | H04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 银行 支付 密码 | ||
一种电话银行支付密码器,属于银行客户自行操作的专用密码信号发生装置,用户可借助公共电话网络与银行电脑系统以对话形式办理各种银行业务。
现有的“电话银行系统”,是使用银行的电脑及相应设备和软件系统,再借助公共电话网络,使用户能通过电话同银行电脑进行信息交换,查询其银行账户上的资金状况。工作时只要在音频电话12个按键中按下所选择的服务项目的代码或账号,即可从听筒中获得用户所需的信息,但由于用户身份识别方法所采用的是不变的密码(包括用户语音识别),很容易被犯罪分子搭线窃听,用户的资金与资金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应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上述电话银行只是一种查询系统,只能完成简单的查询,如查询活期储蓄账户余额、利率及外汇调剂价等金融信息,而不能办理在银行业务中最重要的转账等业务,使用范围小,不能很好地发挥“电话银行系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行客户自行操作的电话银行支付密码器,它能产生与每笔业务一一对应的“数字签名”或“账务密文”,并调制成一串对应的双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发出(使用时对准电话听筒),再通过公共电话网络发送,由银行专用设备进行接收,并译出“数字签名”或“账务密文”,再进行相应处理,达到迅速、可靠地办理转账、信汇、电汇、查询等各种银行业务。
本实用新型是由单片微处理机[1](IC1)、键盘矩阵电路[2](JP)、参数存贮器[3](IC2)、双音频调制、放大电路[4]、液晶显示模块[5](LCD)、开关电路[6]、[7]及微型喇叭[8]所组成,以单片微处理机[1](IC1)为核心,通过数据线、控制线及I/O线与键盘矩阵电路[2](JP)、参数存贮器[3](IC2)、双音频调制、放大电路[4]、液晶显示模块[5](LCD)相连接。双音频调制、放大电路[4]包括双音频调制器IC3、双音频放大器IC4,双音频调制器IC3的输出经双音频放大电路IC4]放大后送微型喇叭[8] 开关电路[6]、[7]的输出端分别接至IC1~IC4、LCD的电源端,以控制其供电电源的通断 单片机IC1的程序存储器中加密固化了一套密码算法。当从键盘输入所需银行账务信息后,对应每笔业务将产生代表“数字签名”或“账务密文”的双音频信号,经放大后由微型喇叭[8]发出双音频调制信号声。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话银行支付系统”应用原理示意图
参照图1,电话银行支付密码器(以下简称支付密码器)主要包括以下几部份:25键导电橡胶按键(主要包括贷方账号、借方帐号、号码、金额、期限、存数、取数、累加、翻页、运算、开机、关机、功能及“0~9”数字键)、12位段式数字、六组汉字及三位分界符的液晶显示屏,双音频发送开关K2、机壳以及机内安装的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未经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6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