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丝灯泡及灯头无效
申请号: | 94216114.9 | 申请日: | 1994-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372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09 |
发明(设计)人: | 孔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玉山 |
主分类号: | H01K9/00 | 分类号: | H01K9/00;H01K1/16;H01K1/44;H01R3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32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泡 灯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炽灯泡及灯头,尤其是与灯泡的灯丝及灯泡和灯头互相连接的装置的结构有关。
现有的白炽灯泡一般只有一根灯丝,当其熔断后,整个灯泡就不能再用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反复使用的白炽灯泡。
本实用新型的白炽灯泡由灯丝、玻璃泡、灯泡座及接触点构成,灯丝的数量应不少于两根,接触点一共至少比灯丝数多一,所有灯丝的两个端点都分别用导线焊接在接触点上,任何两根灯丝至多只共用一个接触点。
所有灯丝的上端可以分别用一段导线接在一根总导线上,然后焊接在灯泡座的金属外壳上,金属外壳的尾端边缘至中间的某一部位做成一条凸起的环带。下端分别用导线焊接在灯泡座尾端的接触点上,灯泡座尾端上的接触点由互相绝缘的多个触头构成,并呈圆形分布在低于端面的凹处,灯丝的分布最好为倒伞形放射状排列。灯泡内有一个与灯泡同轴的玻璃柱,其下端带有倒伞形放射状排列的分枝,其数量与灯丝数相同,每个分枝的两侧注有互相绝缘的带有挂钩的刚性金属丝,灯丝呈“之”字形钩挂在相邻两个分枝上的金属挂钩上。
本实用新型的灯头由灯头盖、灯头体、两个接线端子及分别与其相连的两个接触点构成,其中一个接触点安在灯体横隔上偏离中心轴线的位置上,另一接触点安在紧靠灯头体内壁处。
灯头体横隔上的接触点最好为内装弹簧的碰珠形接触柱,靠近灯头体内壁的接触点可以是下端开口处为接触爪的圆柱面形高弹性金属筒。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灯丝接法示意图;
图2是灯泡的外形图;
图3是灯头沿中心轴线的剖面图。
图中1是灯丝,2为接触点,由灯泡座金属外壳上的凸起环带代替,3是灯泡座尾部端面上接触点,由互相绝缘的多个触头构成,每个触头均处在一个小凹坑内,所有小凹坑呈圆形分布在灯泡座尾部面上,4为灯泡座,其外表为有凸起环带的金属壳内部充有树脂以对接触点3起固定和相互绝缘作用,5为玻璃泡,6为灯头盖,7为两个接线端子,8为灯头体,9为接触点由紧靠灯头体内壁下端带有接触爪的高弹性金属简代替,10为接触点由安在灯头体横隔上的,内装弹簧的碰珠形接触柱代替,接触点9和10分别由螺钉固定在灯头体横隔上并分别与接线端子7相连,接触柱的长度和接触爪的位置及大小视灯泡座上的环带位置及大小而定,应保证灯泡插进灯头时,能可靠地连接起来,并保持良好的电接触,所有灯丝1呈伞形放射状分布,它们各自的一个端点通过导线分别与接触点3的不同触头连接,另一端点分别用一段导线连接在一根总导线上,总导线又焊接在接触点2上。当灯泡放进灯头内时,即由接触点2上的环带与灯头内的接触点9上的接触爪配合,使灯泡不致自行掉下并在接触点10的接触柱的弹性作用下,使灯泡与灯头稳定、可靠地连接起来,保证了接触点2和接触点9的电接触,然后适当旋转灯泡,接触点10即与接触点3的一个触头接触,使一根灯丝接入,开关开启后,即可发光。当先接入的灯丝熔断时,只要再转一下灯泡就可以更换接触点3的触头,从而接入另一根灯丝,至到所有灯丝均熔断。灯泡内有一个与灯泡同轴的玻璃柱,其下端带有倒伞形放射状排列的分枝,其数量与灯丝数相同,每个分枝的两侧注有互相绝缘的带有挂钩的刚性金属丝,灯丝1呈“之”字形钩挂在相邻两个分枝上的金属挂钩上。由于灯丝1采用倒伞形放射状排列,所以某一根灯丝熔断时,一般不会搭落在别的灯丝上影响其正常发光。
本实用新型的白炽灯泡与一般白炽灯泡相比有以下优点:
1、因增加了灯丝数量,使灯泡可以反复使用,从而大大延长了寿命,如果广泛使用,可以大量节约原材料,并减少制造数量,节约能源,所以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
2、由于灯泡与灯头的连接采用了“子母扣”式结构,又有接触点2、3分别与接触点9、10的配合,保证了灯泡在灯头内相对稳定及良好的电接触,且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玉山,未经孔玉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6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