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式消毒碗柜无效
申请号: | 94216218.8 | 申请日: | 1994-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9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月英;赵丽;曾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月英 |
主分类号: | A47J39/02 | 分类号: | A47J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消毒碗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式消毒碗柜,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具有强制循环加热结构的循环式消毒碗柜。
现有技术中的加热式消毒碗柜都是采用热辐射型的结构,一般是在其内腔设置1至2支发热元件,通过热辐射加热消毒餐具等器具。在结构上为了不阻碍内腔放置餐具,发热元件只能装在靠近内腔壁处,这种加热结构形式导致内腔中温度梯度大、各处温度不均匀,如果要使内腔各处温度都达到125℃以上,则在靠近发热元件附近温度会达到达到180-200℃,既使得加热消毒时间长、又消耗大量的能量,且温度不均匀易造成餐具的损坏,此外,这种结构很难散热,餐具在加热消毒完毕后,需很长一段时间冷却才能取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内腔温度梯度小、各处温度均匀一致,可缩短加热消毒时间、节省加热能量,消毒和冷却过程中内腔不与外界空气交换、不会污染餐具,而且加热消毒后散热降温快的循环式消毒碗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循环式消毒碗柜包括有外壳、保温材料、碗柜门、发热元件、搁架、温度控制器及门与箱体之间周边上的门封条,在结构上采用了热辐射和热循环结合的加热方式,设置有强制内循环加热机构,其内循环风轮与内腔热流相通、内循环电动机置于内腔外并与内腔隔离、内循环电动机通过其电动机轴、联轴器和风轮轴与内循环风轮联接、驱动内循环风轮强制热流循环加热。使得内腔温度梯度小、各处温度均匀一致,加热快,可缩短加热消毒时间、节省加热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循环式消毒碗柜还可以设置有强制外循环冷却机构,该强制外循环冷却机构与内腔热流隔离并通过冷却内腔壁对内腔强制冷却。使之在消毒和冷却过程中内腔不与外界空气交换、不会污染餐具,而且加热消毒后散热降温快。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式消毒碗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式消毒碗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式消毒碗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循环式消毒碗柜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循环式消毒碗柜中包括有:内腔(1)、与内腔(1)相通的内循环通道(13)及其内循环通道出口(2)和内循环通道入口(17);发热元件(3),其中,图1的循环式消毒碗柜中的发热元件(3)如通常结构装在内腔壁面上、图2的循环式消毒碗柜中的发热元件(3)改为装在内循环通道(13)中;内循环电动机(4)和内循环风轮(5)联接,外循环电动机(8)和外循环风轮(6)联接,其中,内循环电动机(4)和外循环电动机(8)设置在电动机隔热罩(11)中,内循环风轮(5)和外循环风轮(6)分别设置在内循环通道(13)和外循环通道(14)中,外循环通道入口(7)和外循环通道出口(12)分设上下两侧;外壳(10)和碗柜门(16)内侧依次设置有保温材料(15)、内热反射板(9)。
在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循环式消毒碗柜中包括有:内腔(1)、发热元件(3);内循环电动机(4)和内循环风轮(5)联接,外循环电动机(8)和外循环风轮(6)联接,其中,内循环电动机(4)设置在内循环电动机护罩(18)中,外循环电动机(8)设置在电动机隔热罩(11)中,内循环风轮(5)设置在内腔(1)中,外循环风轮(6)设置在外循环通道(14)中,外循环通道入口(7)和外循环通道出口(12)分设上下两侧;外壳(10)和碗柜门(16)内侧依次设置有保温材料(15)、内热反射板(9)。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式消毒碗柜如图1和图2所示,其强制内循环加热机构可以由内循环通道出口(2)、内循环通道(13)、内循环通道入口(17)、内循环电动机(4)、内循环风轮(5)和电动机隔热罩(11)构成,内循环通道出口(2)和内循环通道入口(17)与内腔(1)相通,内循环风轮(5)装于内循环通道(13)中、通过其风轮轴、联轴器和电动机轴与装于电动机隔热罩(11)中的内循环电动机(4)联接、并通过内循环电动机(4)驱动内循环风轮(5)强制热流循环加热。从而保证加热快速、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式消毒碗柜如图2所示,其发热元件(3)可以设置在内循环通道(13)中。以使内腔(1)具有更大的存放空间、且避免了发热元件(3)受碰撞或受水滴短路而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月英,未经刘月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6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编程广告彩灯控制器
- 下一篇:陶瓷电缆支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