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电容火花增能器无效
申请号: | 94216718.X | 申请日: | 199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7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2 |
发明(设计)人: | 江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家强 |
主分类号: | F02P3/06 | 分类号: | F02P3/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玮 |
地址: | 5450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容 火花 增能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的高压电容火花增能器。
现有汽油发动机的点火器分为传统机械点火器和电子点火器(包括集成电路式、触点式、无触点式)两类。传统机械点火器由点火线圈和断电器组成。起动时,由于蓄电池的大部分电流供给起动机,使蓄电池两端电压大幅度下降,引起点火线圈的输入电压不足,火花能量不够,造成起动较困难,尤其是在低温天气起动时更困难。目前的电子点火器克服了传统机械点火器存在的不足,但因其存在结构复杂,电子元件多易出故障,调试维修都困难,使用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等问题,而难以推广使用。因此至今大部分国内汽油发动机仍使用传统点火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点火器存在的不足,在传统点火器基础上,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使用维修方便,能大幅度提高点火线圈蓄能利用率的高压电容火花增能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将A极片高压接头插座分别装在壳体的两端内,其中一端的A极片高压接头插座与点火线圈高压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的A极片高压接头插座连接在分电器的中心高压线插座上。B极片的引出线与地(搭铁)连接,当点火线圈初级断电器(白金)触头张开时,点火线圈的次级感应出高电压,向并联在其上的电容火花增能器充电,在火花塞两极间,电压达到火花放电的电压值瞬间,电容火花增能器立刻从充电状态转为放电状态,此时,火花塞电极之间的放电总能量是点火线圈放电能量加上高压电容火花增能器放电能量之和,从而使火花更加强烈,更有效,可靠地点燃气缸内汽油混合气,使汽油发动机的燃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A极片两端的高压接头插座分别接在点火线圈高压输出端和分电器中心的高压线插座上,B极片与地连接,因此在不增加原点火线圈耗电量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点火线圈的蓄能利用率,在低温天气下容易起动,一触即发。当蓄电池容量不足(电压从12V下降到8V)时,火花强度基本不变。本实用新型只需一只高压火花增能器,就可给多缸汽油发动机每一缸的火花增能,并可调整精确的点火时间。因该装置不改变原机械点火器的线路,将原点火线圈高压线接头直接套在本装置A极片一端的高压接头插座上,A极片另一端的高压接头插座直接与点火线圈高压输出接头插座相连,所以接线简单,使用维修方便。经装机试验证明:1、其火花强度可增强5-15倍。2、节油率4-6%,功率增加3-4%。3、尾气排污CO和CH大幅度下降。4、火花塞积炭减少。5、工作稳定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10万公里以上)。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如图所示,壳体1采用环氧树脂真空浇铸成型,在B极片3与A极片6之间垫有绝缘层2,将导电棒8插入A极片6的轴向中心,再放入模具内真空浇铸。A极片高压接头插座7分别固定在导电棒8的两端。本装置壳体1两端头的外圆锥度与点火线圈的高压线插座外圆锥度相同,以便利用原高压线的橡胶防护套。为了防震,在壳体1的中部开有一圈凹槽,将防震橡胶圈4套进凹槽内,然后把包箍5装在防震橡胶圈4上。B极片3的引出线9通过螺栓固定在包箍5上,包箍5由螺钉固定在点火线圈10附近的搭铁15上。将原点火线圈10高压插座内的高压线接头直接套在A极片高压接头插座7上,而高压线另一端接头仍套在分电器13中心高压线插座12上,A极片的另一端高压接头插座7通过高压线插入原点火线圈高压输出端11的插座内,将两端用防护绝缘胶套套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家强,未经江家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6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螺旋鼓风曝气器
- 下一篇:反射式红外线安全带提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