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线工程的拉线载物机无效
申请号: | 94216855.0 | 申请日: | 199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023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8 |
发明(设计)人: | 廖本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本有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工程 拉线 载物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工程的拉线载物机,是提供一种可载物于电线上移动的设备,以达到便于施工、提高效率的目的,其主要于一架体上设一组滚轮组及一抵制轮,以夹制于电线的上下端,同时受一发动机驱动而于电线上移动。
为使山区及偏远地区住户亦能受到电力之便,电线的拉线工程至关重要,不论是翻山越岭、涉水,亦不管地处何处、地势如何、工程人员亦必须设法架设铁架,并将一条条粗重电线由此端拉至彼端的铁架上,以将电力输送至山上,如图4的示意图所示,在拉线当初首先于两山腰上各架设一铁架A、B,或是在台风过后的修护工作所需,皆要在两铁架A、B之间拉引电线,虽然铁架A是处于道路旁,但两铁架A、B之间却无铺设道路,无法以车辆运载物品,若要将一条条电线由此端带至彼端时,需经过下山、越谷涉水、上山、再爬上铁架B顶端,而后将电线拉直定位,其他如电桶或绝缘体等设备亦需以人工方式搬运,不仅使工程人员感到吃力,其效率亦不佳,而造成人力的浪费及徒增成本,且如果中间又有农田,所背负的重物极可能因掉落、拖拉损坏农作物,而引起纠纷。
为改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工程的拉线载物机,使其为一可载物于电线上移动的设备,拉线工程首先完成静电线的拉线作业,随即可将拉线载物机置于静电线上,并藉滚轮组及抵制轮以上下夹制的方式定位于静电线上,而以发动机驱动滚轮组,使滚轮组于静电线上滚动位移,即可将物品或电线从此端的铁架上输送至彼端,而不需以人员跋山涉水地拉引电线,故可减少工程人员的时间,进而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及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线工程的拉线载物机,其特征在于:其是于一架体上方设一组为发动机所驱动的滚轮组,滚轮组下方另设一常保往上顶持的抵制轮,滚轮组及抵制轮中段皆设有一环形可跨设于电线上的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线工程的拉线载物机,其中特该抵制轮设于一旋臂上方,而旋臂中段枢设于架体,下端则藉一弹簧拉引。
前述的电线工程的拉线载物机,其中所述的滚轮组及抵制轮的沟槽外,皆套设一增加摩擦力的橡皮套。
前述的电线工程的拉线载物机,其中于滚轮组的一端设一组限止电线随意活动的辅助轮。
前述的电线工程的拉线载物机,其中辅助轮是由一水平轴向的导轮及两纵向轴向的限止轮所组成。
实施上述技术构思以后,本实用新型可于静电线上载物移动,以代替传统人工搬运的方式,而大幅度减低工程人员的负担,并提高施工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实施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架设电线示意图。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线工程的拉线载物机,主要于一架体10上方设一组水平排列的滚轮组20,滚轮组20并为一发动机30所驱动,另于滚轮组20下方设一组抵制轮40,使其得与滚轮组20配合,分别夹制于电线的下、上方,并藉发动机30的驱动,使滚轮组20滚动移位。
其中,架体10上方设有两平行框架11,以架设滚轮组20,其一侧并下延伸两侧板12、13,两侧板12、13并于底端相接合成V型,另于侧板13中段枢设一旋臂42,该旋臂42顶端设有一组抵制轮40,且恰位于两侧板12、13之间的平行框架11下方,而旋臂42底端则以一弹簧43拉制,该弹簧43另端固设于接近两侧板12、13的相接处,以对旋臂42形成一拉制力量,使位于上方的抵制轮40时常保持往上顶持的状态。
架设于两平行框架11之间的滚轮组20是由主动滚轮21、从动滚轮22及被动滚轮23所组成,其中段皆设有一环形的沟槽24,每一沟槽24并皆位于同一直线上,而为增加其摩擦力以利于电线在其上滚动,并于沟槽24外套设一橡皮套25,另于每一只滚轮侧边设有赖以传动的动力轮26,两两滚轮之间的动力轮26并藉链条带动,其中,设于主动滚轮21一侧的动力轮26并与发动机30连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本有,未经廖本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6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