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双向换气机无效
申请号: | 94216880.1 | 申请日: | 1994-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4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2 |
发明(设计)人: | 秦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彪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012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双向 换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热通风换气技术。
人们有四分之三的时间生活在室内,而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高,特别是密闭的屋室,比如装有空调的屋空,冬天为了节能保暖,室内空气更加污浊。空气净化器,能够净化空气,但不能补充氧气。恒温双向换气机,则能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的同时,抽入室外的新空气,并通过两气流之间的热交换,使进入室内的新空气温度接近室内空气温度,近似于恒温换气,达到节能,保证室内空气清新。现有的恒温换气机存在一些问题,热交换器一般都采用交叉流式换热形式;两气流之间的换热温压不高,而且仅是显热交换,不能进行湿交换,热回收效率难以提高,这种显热交换器,要求进气排气温差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凝结水,甚至发生结冰现象,引起阻力增加,影响使用寿命;热交换面为简单的平板面,气流对流换热热阻大,则换热面积要大,热交换器材料用量大,体积也大,成本也就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换气机的热交换器结构,实现具有热与湿的全热交换,从而提高进气与排气换热温差以及换热强度、减少热交换器尺寸及造价,换气机的热回收效率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有:热交换器、壳体、电动机、风扇。热交换器呈长形体,内部被隔板膜分隔成若干相互间隔的进气与排气气流缝道,进气入口与排气出口、进气出口与排气入口,分别在热交器长方向上的相同的一端,这样在热交换器内,除靠近入口和出口处外,绝大部份区域,进气与排气两气流在各自的气流缝道内呈相对反向流动(称为逆流),进气与排气构成逆流式换热。进气风扇与排气风扇由同一台电动机驱动,并且装在换气机室外的一端。
在各种流动形式中,逆流式换热,两气流有效换热温压最大,如果换热面足够大,在没有水蒸气冷凝成水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进入室内的新空气温度等于室内空气温度,对于交叉流式换热器则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换热效果。
进气风扇与排气风扇由同一台电动机驱动,并且装在换气机的室外的一端,其优点是:风扇与电动机在室外,由于屋室密闭,具有隔音效果,这样室内的噪音极小;小功率的电动机,效率非常低,并且功率越小,效果越低,因而两台电动机比输出同等功率的一台电动机耗电要多,两台电动机的价格比输出同等功率的一台电动机要高,因而只用一台电动机,不仅省电,成本还低,结构也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中的箭头表示空气流动。
附图1为热交换器正视剖面特征示意图。
附图2、3、4、5为热交换器俯视剖面特征示意图。
附图6为热交换器正视剖面特征示意图。
附图7、8、9为换气机特征结构示意图。
热交换器4主要由隔板膜2与框架3构成,隔板膜2把热交换器内分隔成若干相互间隔的进气与排气气流缝道1,如附图1所示。附图2、3、4、5表示出热交换器的进气入口和出口、排气入口和出口的几种形式,由于热交换器呈长形体,进气入口与排气出口紧靠在一端,进气出口与排气入口紧靠在另一端,这样就能实现在热交换器内大部分换热区域,进气与排气之间的换热为逆流式换热。
附图1所示的换热表面为简单平板面,如果,把换热表面(隔板膜)制成波形,如附图6所示,这种换热表面具有强化换热特点,其机理在于:气流流过波形表面的凹面时会形成旋涡,在下游面的凸面处会形成局部地区的气流脱离现象,这些现象都能使传热得到强化。进气与排气之间的换热热阻,主要是气流与隔板膜之间的对流换热。热交换器采用这种波形强化换热结构,即能增大传热效果,提高热回收效率,又能减小换热面积,则成本造价降低,换热器的体积也减小了。
附图7、8、9显示了换气机主要由热交换器4、壳体6、电动机8、风扇组成。进气和排气风扇,可以采用轴流式风扇7,如附图7所示,也可以采用离心式风扇9,如附图8所示,还可以采用贯流式风扇10,如附图9所示,当然也可以采用轴流式与离心式的组合形式。进气和排气风扇,以及电动机都安装在换气机室外的一端。隔层5,是表示热交换器4与壳体6之间有隔层,隔层可采用隔热材料。当然也可以没有隔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彪,未经秦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6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及起弧得到改进的电焊机
- 下一篇:保温承重劈裂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