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中间轴的支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16881.X | 申请日: | 1994-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2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庆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庆森 |
主分类号: | B65G33/32 | 分类号: | B65G3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楼艮基,张慧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输送 中间 支承 装置 | ||
一种螺旋输送机中间轴的支承装置属于物料输送机械技术领域。
螺旋输送机中间轴即支承轴的支承装置一般采用滑动轴承,轴瓦材料多用铸铁与巴氏合金,密封材料为毛毡条,其纵剖面如图1所示。其中,1是(双侧凸台式)中间轴,2是合金轴瓦,3是毛毡密封圈,4是轴瓦壳,5是支架。螺旋输送机皆由多节螺旋组合而成,受加工、安装影响,螺旋中心线呈折线运转,因而在整机运转时中间轴始终在摇摆跳动,它不仅造成连接螺栓切断、螺栓孔磨大、螺旋扭断、外壳磨穿等事故,而且也会使轴与轴瓦、轴与密封毡之间产生周期性间隙,造成物料通过密封毡间隙进入轴瓦内,使轴瓦和密封毡加速磨损。尤其是由于中间轴装在密封的外壳中,中间轴区无螺旋,物料靠螺旋叶推动、堆积、流动运行。在中间轴区物料往往高于螺旋中心线,使中间轴埋在物料如水泥中运转,这样,就会使物料磨损密封装置后进入瓦内,当物料与轴瓦内润滑油形成研磨剂后,轴瓦也将急剧损坏。从而使设备的运转率低、故障率高、电能损耗和维修费用也相应增高。由此可见,解决中间轴支承装置的调心和密封问题也成为螺旋输送机能否有效运转的关键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小,可调心且密封严的螺旋输送机中间轴支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它是一种用滚珠轴承支承、对运动中的物料用迷宫密封且在轴承外壳和支架间联接着一个调心板的中间轴支承装置,其调心部分是一个由悬挂式支架6、带油槽的轴承外壳7和一个其侧向与悬挂式支架6、轴承外壳7间有侧间隙而与两个分别把它与支架6、轴承外壳7联接起来的螺栓8间有径向孔间隙的梯形调心板9组成的,其密封和支承部分由两套其内圈与(单侧凸台式)中间轴10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外壳7过渡配合且其位于自身一侧的润滑油孔相对安装的滚珠轴承11、位于其一侧且与中间轴10紧配合的转动挡环12、位于其另一侧且与滚珠轴承11锁紧后再自锁的锁紧环13、分别套于转动挡环12、锁紧环13外且其径向端面开有润滑油孔的橡胶密封圈14、分别位于中间轴10的两侧且与其紧配合的转动迷宫环15、紧箍在橡胶密封圈14外且与中间轴10、转动迷宫环15和转动挡环12或锁紧环13之间有迷宫式润滑油槽的固定迷宫环16、位于中间轴10的一端且与其固焊的挡环17以及与固定迷宫环16、轴承外壳7用螺栓相联且分别与挡环17和中间轴10的另一端间有出油槽的侧向固定迷宫环18组成,其纵剖视图请见图2。
为了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尽描绘,现把本申请文件所使用的附图名称和编号简介如下:
图1:采用滑动轴承的中间轴支承装置纵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中间轴支承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中间轴支承装置的左侧视图;
实施例:
请见图2~3。19是加润滑油管。其轴承外壳7和中间轴10同心固定,不可调心。利用梯形调心板9的侧间隙和孔间隙,使中间轴10摆动来达到调心的目的。当中间轴10的总成摆动时,利用上述间隙便可由支架6悬吊中间轴总成摆动,而且梯形调心板9四角的螺栓孔又可限制中间轴10做大的径向偏移,从而保证螺旋中心线基本不变。在滚珠轴承11的一侧各磨4个圆孔,两个轴承孔相对安装形成润滑油通道。在橡胶密封圈14的径向端面各开4个孔。在轴承外壳7上装有油嘴20。润滑油通过加油管19、油嘴20打入轴承外壳7内,再通过油槽进入滚珠轴承11的8个半圆孔流入轴承内,再从橡胶密封圈14的径向端面上的4个孔进入在转动迷宫环15和固定迷宫环16之间形成的迷宫槽。这种迷宫槽沿中间轴10的圆周分布,共有4个。中间轴10经过调心后既可在迷宫槽内形成稳定的油膜以防止物料的进入,又可减少联接螺栓8和螺旋21的损坏,同时也保护了橡胶密封圈14,阻止了润滑油的泄出和蒸发,防止了中间轴10的干磨。
生产使用证明:其运转率可达95%,故障率下降,电能消耗下降20%、维修量与备件消耗量也大大下降,1~2年内不需更换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庆森,未经何庆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6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