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防盗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17345.7 | 申请日: | 1994-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90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平;乔治·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平;乔治·罗斯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马铁良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防盗报警装置,尤指在设计上与汽车合用,能使误报情况减至最低程度,同时仅能在有人企图擅自闯入车内时才会引动的报警装置。
传统的电子报警装置当作防盗器的情况十分普遍,这类防盗器常与汽车合用,经引动后,该防盗报警装置就能发挥各种所需的功能。例如,报警装置经引动后,就能使号笛、喇叭和/或闪光灯之类的信号器跟着引动。另外,报警装置经引动后,亦可以使汽车的起动电路失效。
以前常用的一种报警装置,是在电子电路内装一传感器,当传感器检知压力发生变化时,纵然是极轻微的压力变化,都会触发电路起动,例如,汽车喇叭产生一连串哗哗的响声,或使车灯时闪时灭。报警装置的这个传感器是设在汽车的驾驶室的。如果报警装置经设定,开启车门时就会将其引动。车窗如果破碎时也会使警报装置引动。事实上,这些传感器非常灵敏,以致有人用力敲击车窗时,都会引动报警装置。原因在于车窗受到重敲时,其受振动的程度足以改变驾驶室内的气压,此时传感器就会检知而引动报警装置。
为使报警装置妥善发挥功用,必须使这些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不过,这也表示整个汽车的压力如有变化时,传感器即会检知。结果,报警装置常会因车外的压力变化而误被引动。把车停放在车库内是会导致这种错误引动的典型代表,因为关库门的动作会使压力产生足以引动报警装置的变化。另外,如果车停在车库内,同时设定了报警装置的话,开门进车库的动作也会使压力产生足以引动报警装置的变化。
因此,在感应防盗报警装置内加装一构件,使该报警装置于汽车周围环境发生压力差异时不致被引动,便成了一件令人渴望的事情。本实用新型为免发生上述误差,另在报警电路内加设第二传感器,这第二传感器是设在汽车的外部,例如引擎室内。如有压力变化同时被这二个传感器检知时,即不会引动报警系统。唯有在车内的传感器检知压力变化时,才会引动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消除误报情况的车用防盗报警系统,以致在这报警系统被引动时,即为确实的有人企图擅自闯入车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用合理成本制成的车用报警系统,因而也能以相当合理的价格将其出售给消费者。
图1是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系统的一般汽车的原理图,显示出该车停放在车库内;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系统的电路方框图;以及
图3是图2所示的报警系统电路的示意方框图。
参见附图,其中以纵断面所示的是具有地板12的一般车库10。该车库10通常是附设在房屋(未示出)旁边,同时车库10的停车间16和房屋之间设有一进出门14。利用库门18可将停车间16关闭,而库门18的开启和关闭动作是以库门操作机构20摇控完成的。汽车22可停放在停车间16的地板12上。汽车22包括一驾驶室。在这驾驶室内设有一内部传感器24及其相关电路。另外,汽车22也包括一引擎室,同时这引擎室内设有一外部传感器26及其相关电路。
传感器24、26及其相关电路合并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防盗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独立使用。不过,它也常跟装在汽车22内的另一类型报警系统合用。举例说,如果有人用千斤顶顶起汽车而把车轮28卸走时,本实用新型报警系统便无法检知。因此须在汽车22上装设另一类型报警系统(未示出),以便检知那种擅自盗取的行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成与汽车22常规的一个12伏电瓶(未示出)相接。该电瓶经由二极管30把电供应到连接点32上。该连接点32则经电容器34而接地。使用电容器34的目的在于使连接点32内的电压保持在12伏,纵然汽车22电瓶过度耗电时,连接点32内的电压也不会降到12伏以下。二极管30和电容器34均属于2伏直流供应器36的一部分。
连接点32与一参考电压发生器38相接。连接点32发出的信号则经由电阻器40传给放大器44的正极端子42。电阻器40的功用是用作二极管54的限流电阻器。二极管54连接于连接点32和地端之间。供应给正极端子42的电压约为0.6伏。放大器44的负极端子46是经由放大器44的输出连接点52而与电阻器48及50相接的。使用电容器56的目的在于使连接点52内的电压保持在1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平;乔治·罗斯,未经李志平;乔治·罗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7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吸性标牌(签)
- 下一篇:钻机游动滑车高速起升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