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电源转接插头无效
申请号: | 94217460.7 | 申请日: | 199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008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福卿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4/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铁良,曹济洪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转接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电源转接插头。
汽车用电源转接器,亦即人们习惯上称之为车用转接插头,目前甚为普及,由于其可经由点烟器的电源孔供电(12V),因此在车上可较广泛地外接其他配备,如移动电话、冰箱、充电器,甚至音响等。
而习知的转接器,其一端为取电插头,另端则为输出端子,作为外接装置的电源输入。而该取电插头,其通常由两对称的半圆外壳互嵌,内部则具有保险丝、电路正极接点及两则的负极弹片;输出端子则焊妥正负极后,再用立式射出机将卷线一体成形,而其另端延伸两接线(正、负极),并焊接于取电插头的正负接点上,完成其电路的连结。
因此,目前的加工作业,必须等待卷线加工完成后,才可进行与取电插头的组立,且在组立时,仍须采用焊接方式,所以,在生产速度与调配上,常有停工待料的状况发生,而且,若焊接作业不慎,而造成焊接不良,以致发生焊接脱落断线等习知的情形。
鉴此,申请人根据长期来的体察,潜心研究,经再三实验,终于发明了本实用新型“车用电源转接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改良的车用电源转接插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车用电源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插头的上半部壳体分为前端的上壳及后段的开放壳两段,使在底壳连同上壳于端子线完成连结后,开放壳扣合于底壳以达可分头加工的功效。
由此可见,因采用的开放壳3的方式,可获得如下最显著的优点:
(1)底壳1与上壳2可先行组立,不必等待端子线加工完成再一次组立,故可免除待料时间。
(2)底壳1与上壳2于完成组立后为封闭并定位,因此无散失的顾虑,且与端子线的连结,其作业时间可大幅缩短,并提高产率。
图1为本案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案的电路接点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案电路接点的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案用于电路板型插头立体示意图。
为进一步揭示本案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图一为本案的立体分解图,图二为本案的电路接点的立体示意图,图三为本案电路接点的断面示意图,图四为本案用于电路板型插头立体示意图。
如图所示,基本上,本案的转接插头由一底壳1,一上壳2,一开放壳3及两壳簧4组合而成。
其中,底壳1属先有技术,其前端容置保险丝、电路片及两侧的弹片,并藉顶端壁间的嵌合装置与后叙的上壳2及开放壳3嵌合,呈现圆柱长条状(以上均系先有技术,故不拟进一步赘述)。
而本案与先有技术不同之处,是在于后端的壳底,一体延伸两极座11,该极座各由两对称弧形所围成,使其围组成一座室111,并形成呈对向的两座槽112,以供嵌置极片(如图二所示)。
上壳2也是先有技术,它是一个与底壳1呈反向对称的壳体,唯其长度较短,且具与底壳1对应的嵌合装置,能互相嵌合。
开放壳3是一体成形的壳体,与底壳1呈相向对称,且其与上壳2的长度和等于底壳1,并具有对应于底壳1的嵌合装置而使能互嵌。同时,对应于前述极座11处,也由内面顶部往下一体延伸两等径的壳柱31,其中央各具有一柱孔311,容置供并挤压后叙的极簧4之用。
极簧4为弹簧,其外径对应于柱孔311及座室111,可容置其间,并在组立时可被压缩。
请配合参阅附图,本案在组合时,首先,底壳1连同上壳2可先组合,而此时底壳1的两极片端处即可经由座槽112置入座室111内,再将极簧4置入座室111内,且将端子线的两电线嵌穿过极簧4的空隙,最后,将开放壳3与底壳1嵌合,则由于极簧4是容置于座室111与柱孔311内并受制挤压,故可将端子线的电线及极片迫紧固定连结并形成电路的接通状态。
图4所示,则为另一种先有技术使用电路板的插头场合,也可做成将底壳5末端的上方作为开放壳6的设计,并于底壳5的极点处,设置极簧7,供端子线的电线穿越,再经由开放壳6的嵌合后迫紧。
此外,在线路的连结上,本案尚可采取以端子包夹电线方式或经由习知的焊接方式,再以开放壳3的嵌合定位。
本案所揭示的,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任何局部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案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的,均不脱本案的专利权范畴。
综上所陈,本案无论就目的,手段与功效,在在显示其回异于习知的技术特征,且其首先创作合于实用,也符合新型的专利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福卿,未经王福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7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