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形多孔注射针头无效
申请号: | 94218124.7 | 申请日: | 199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4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10 |
发明(设计)人: | 罗时龙;周静国;王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时龙;周静国;王桂荣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力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030053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多孔 注射 针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药液肌肉注射用锥形多孔注射针头。
目前医院所使用的注射针头,都是由一根细管与其轴线成锐角的夹角斜面割开或锯开而形成斜面尖形,且斜面周边锐利如刀。注射时斜面尖端刺入,但斜面如刀的周边却是切割开皮肤、肌肉、血管等纤维组织而使针杆进入体内,这样就造成针道处组织纤维被割断,拔针后并不能很快闭合,因而产生出血多,常有局部血肿、针眼溢血、针眼外溢药液等,另外还容易引起细菌的侵入而造成感染。在CN2054695U中公开的只是一种多孔注射针头,其针尖仍是斜面尖形,仍存在上述的缺点,这种针头的注射针道在放大镜下观察针眼是“﹀”形,两边皮肤纤维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减轻病人疼痛、不切割纤维组织、药液吸收快的注射针头。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锥形多孔注射针头同样由液管接口和针杆构成,其结构特点是针杆的针尖部分是封尖的园锥尖形,出液孔分别开在距针尖0.2cm、0.5cm、0.8cm处的针杆侧壁上,三孔轴线在园周投影互为120°,孔径大小均等,其面积总和大于或者至少等于针杆内孔面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注射针头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针尖改为封尖的园锥尖型,注射时是靠针尖的刺力和随后的挤撑力进入体内,就避免了对人体组织的切割操作,拔针后针道周围正常的纤维组织可立即回缩,很快封闭针眼,从而减轻了疼痛,避免了出血、药液的外溢和细菌侵入感染的机会,在放大镜下观察针眼呈点状,周围皮肤纤维无断裂,闭合的很好。另外针杆上有三个出液孔,分别在不同的深度,因此注射时能分流药液,减轻对组织的压力和刺激,并可加速对药物的吸收。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液管接口 2、针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锥形多孔注射针头是将现有针杆的针尖部分改为封尖的园锥尖形,出液孔开在距针尖0.2cm、0.5cm、0.8cm的三处不同高度的侧壁上,但三孔在园周上的夹角是相等的,互为120°,其孔径的大小也是相等的,三孔面积的总和大于或者至少是等于针杆内孔的面积,加速药液的分流和吸收减轻患者的疼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时龙;周静国;王桂荣,未经罗时龙;周静国;王桂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8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