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电式火花塞无效
申请号: | 94218163.8 | 申请日: | 199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147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东 |
主分类号: | H01T13/28 | 分类号: | H01T13/28;H01T13/46;H01T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7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火花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点火装置,是通过火花塞电极导入放电产生火花,点燃发动机汽缸内的(空气和汽油)混合气体,从而达到发动机作工。
目前,公知的火花塞普遍存在着点火效率低、耗能高等缺陷,究其原因主要是:1.火花塞内电极和外电极采用的是双平面点火结构,且外电极弯曲在内电极中央,这种结构不同程度地导致点火效率低及阻碍混合气体进入点火头;2.由于从陶瓷体裙部进入的混合气体是靠发动机的温度来消耗掉的,但在外壳部位的混合气体却无法被完全燃烧掉,于是形成积炭,这也是火花塞无法点火的主要原因。此外,公知的火花塞结构还存在着清洗、换件不易及点火位置调整性能不佳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公知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而提供一种放电式火花塞,它不仅能使放电火花集中,而且能提高点火效率和延长火花塞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将现有的双平面内、外电极改造为尖端放电电极,即将内电极头改为球状电极,使其在放电时产生的自耗小而使用寿命长;同时将外电极改为圆柱形或半球面电极,这种结构不但放电强度大而且能提高混合气体燃烧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此外,外电极点火头还可被设计为直线形电极,这样既使生产工艺简单,又有利于混合气体有效地进入及点火效率的发挥。
2.在点火头前端即在火花塞联体前端加装有消积炭盖板,这样便可防止混合气体进入火花塞的绝缘瓷体裙部和火花塞裙部外壳内,从而消除积炭再生的可能。
3.将外电极设计为三个相对轴线互为120°角设置的圆柱形电极,这样可实施多电极点火,不但能延长火花塞的寿命,而且能提高点火效率。
4.将联体改为分体式结构,即将其分为两部分,包括一个前套和一个与前套螺纹连接的后座,消积炭盖板装在前套的前端,这样有利于完成部件的清洗和换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公知火花塞实施例1/4纵向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放电式火花塞一种实施例的1/4纵向剖面结构图。
图3~图8是设计人研制的另六种放电式火花塞的1/4纵向剖面结构图。
图9是加装在火花塞联体前端的消积炭盖板的全俯视图和正视图(1/4剖面)。
图2所示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重要实施例,它是在公知火花塞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这种放电式火花塞由同轴按电连接顺序设置的电帽11、内电极螺杆10、导电玻璃剂4、内电极导体3、内电极头2和外电极1构成,其中的内电极头2为球状电极,外电极1为圆柱形电极或半球面电极,两电极间辟有放电间隙。内电极螺杆10的一端与电帽11相联,另一端通过导电玻璃剂4与内电极导体3相粘固连在一起,内电极头2对焊在内电极导体3的前端。在内电极螺杆10至内电极头2的外部套设有绝缘瓷体9(内、外电极2、1是由瓷体9作绝缘的),在瓷体9的前部通过前、后内封5、8套封有与发动机外壳相连的联体7,所述联体包括一个前套7-1和一个与前套螺纹连接的后座7-2,联体前套7-1外六角大于联体后座7-2外六角,联体前套7-1的前端与外电极1的一端对焊(公知技术是将联体的前端与外电极的一端对焊),在联体前套7-1的前端还固定装有消积炭盖板15。该放电式火花塞的外电极1包括三个相对轴线互为120°角(图9中A、B、C三个电极位置)设置的圆柱形或半球面直线形电极,消积炭盖板15是用这三个外电极(或一个外电极加两个消积炭盖板固定卡16)来固定的。图中的其它标号分别为:6-空心垫片;12-裙部;13-活动内封;14-间隙垫片。
对图2引用部件所具特定功能的说明如下:
1.消积炭盖板,它采用95瓷制造,耐高温性能好;主要是阻挡混合气体进入火花塞陶瓷裙部和火花塞裙部外壳在缺氧和陶瓷体裙部表面温度达不到自耗时而产生积炭。消积炭陶瓷盖板是由消积炭陶瓷盖板固定卡(二只)和一只点火外电极来固定的;只要把(二只)固定卡换成外电极点火头结构,就构成了多电极点火。用此结构构成的火花塞具有(多电极无积炭)放电式火花塞独特性能。
2.内电极点火头和内电极导体是采用镍或镍合金材料制造的,并用对焊机在内电极点火头内部对焊而成。
3.活动内封和间隙垫片分别是用来同步密封和改变外电极点火位置调整的。
4.联体前套7-1和联体后座7-2主要功能是完成清洗和换件;联体前套外六角大于联体后座外六角,目的是安装和拆卸时互不影响。
根据上述设计方案,在公知火花塞基础上还可研制生产出多种放电式火花塞产品,其结构形式包括:
1.在公知火花塞点火头上装配有放电式电极结构,称放电式火花塞(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东,未经张志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8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立管式憋火采暖炉
- 下一篇:立体壁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