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消弧电容器无效
申请号: | 94218578.1 | 申请日: | 1994-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050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西城区惠光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2 | 分类号: | H01G4/32;H01G4/232;H01G1/02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耀光 |
地址: | 1000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消弧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绕式固定电容器。
目前国产汽车广泛采用的是凸轮白金触点点火系统,该系统普遍存在着白金触点打弧,烧烛及火花塞积炭等问题,点火效率低、燃烧不充分,使车辆的加速性和动力性降低,耗油增大,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炭化氰含量增加,污染环境,其原因95%以上是由于分电器上使用的电容引起的。
现在汽车分电器上使用的电容器结构是由铝箔和介质薄膜卷制的电容芯,电极引线和外壳组成,电容芯放入钢质外壳中,然后用橡胶盖把电极引线和外壳挤压封装,也就是说铝箔、外壳和电极引线的相接是靠橡胶盖挤压来完成的。这种结构无法保证两极与外壳和引线接触良好,铝箔电极与外壳和引线间势必很快形成氧化层而造成接触不良或断路,电阻增大,使充放电时间变长,产生如下后果:
1、白金触点打弧、烧烛;
2、点火线圈高压输出降低,致使点火变弱、燃烧不充分;
3、耗油增加,车辆动力性和加速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密封结构的电容器。
现参见附图给予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用消弧电容器,由铝箔和介质薄膜卷制成的电容芯(1),电极引线(2)和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
电容芯和外壳之间用环氧树脂灌封,电极引线与铝箔点焊相接;
外壳由底座(3)和上盖(4)构成,底座上开有灌封孔,上盖开有圆孔(5),孔上镶有绝缘胶圈(6),上盖和底座扣合成一体;
电极引线之一与底座焊接连接,另一电极引线穿过绝缘胶圈紧固。
其介质薄膜是聚脂薄膜或聚丙烯薄膜。
以上结构特点用点焊方法将电极引线与铝箔焊牢,一电极引线另一端又与底座焊牢,电容器内用环氧树脂薄封,提高了电容器绝缘性和机械强度,还可起到隔热、防水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西城区惠光科技公司,未经北京市西城区惠光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85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