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漏接头无效
申请号: | 94218679.6 | 申请日: | 199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0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26 |
发明(设计)人: | 吴阳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阳曙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F16L19/00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漏接头,其包含管路接头、螺座、C型环及O型环,使管子与管路接头的接合不受温度影响,稳固确实并特具有安全及双重止漏效果。
市面上可见的管路接头与管子接合的接头装置,请参阅图1、2所示,其包括一管路接头1及一螺座14,其中管路接头1则又包括了一连接部10及一管接部11,连接部10上设有螺接轴101,管接部11上设有供后述螺座14螺合的外螺纹110,至于外螺纹110前方则延伸一具有卡齿120的套合体12,而螺座14其本身内设有内螺纹140,而在其另一端则设有渐缩的尾部141,螺座14的内螺纹140提供与管接部11上的外螺纹110螺合,同时其渐缩尾部141的直径则恰好等于管子13的外径,而为使管子13能嵌设于卡齿120上,故前者直径则须略小于套合体12的直径,因此,为使管子13能顺利进入起见,均须先以扩管器将管子13的一端扩大成喇叭状,然后再由螺座14尾部141的渐缩形状及管接部11的外螺纹110的螺设迫紧力量,使管子13得以迫紧于套合体12的卡齿120上,然而习用品在使用时却有以下不实用情形发生,即在管子13与套合体12接合时,均须另外准备一扩管器及扳手等工具,进而使管子13与套合体12套合,故相当麻烦;再者扩管器均为电动,而且施工绝大部份在户外,因此造成对于电源的供应亦相当麻烦及操作施工上的极大困扰,同时习用品的操作手续费时费工,更无法有效稳定锁固及对于管子13有效克服温度、气候等所发生的冷缩热涨所造成的渗漏情形,再者习用为塑胶管内壁直接与铜管迫紧,但因塑胶与铜硬度相差极大,塑胶在接合时即会凹陷与破损,表面也靠塑胶凹陷时的弹力与铜密合,但此密合的状况会因时间增长而恶化,另外,铜与塑胶的热涨冷缩系数差异极大,当温度改变时塑胶与铜的密合程度必然改变,时间长时会泄漏的危险,上述种种缺失,长久以来一直为消费者及生产者所垢病。
为克服上述种种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漏接头,其可使管子与管路接头的接合不受温度影响,稳固确实并特具有安全及双重止漏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漏接头,其结构简单,操作快速容易,更可免除管子再次加工,可节省工时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漏接头包含一管路接头、一螺座、一C型环及二O形环;其主要在管路接头一端的管接部设有外螺纹,以供内设内螺纹及推拔面的螺座螺锁,外螺纹中央延设具有倒钩卡齿及嵌设有O型环的嵌槽,同时其与外螺纹间另设有凹槽,以供管子夹持嵌设,管子外侧另设有一C型环,其两侧设有倒角,且在其内部另设有供管子迫紧的凸环,并利用螺座的推拔面及管接部外螺纹内的锥面与C型环作用,进达迫紧止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及优点能够更为显现,现举一较佳之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如后。
图1为习用品的剖面分解图;
图2为习用品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组合图。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管路接头2,一C型环3、一螺座4及二O型环24、25,其中管路接头2具有一连接部21及一管接部22,该管接部22的外面设有外螺纹221,并在其内侧设有锥面223,该外螺纹221提供与螺座4内设的内螺纹41螺合,为使管子在接合时能作迫紧特在其内侧端设有推拔面42,于前述管接部22的外螺纹221前方另延伸一具有倒钩卡齿230的供管子套合的套合体23,为使管子更能防止其热涨冷缩所发生渗漏不稳固的情形,特在套合体23中央设有数个嵌槽231,以供O型环24、25嵌合,进而迫使管子内部不受温度影响,完全得以稳固套合,而外螺纹221与套合体23间所形成的凹槽222,则提供管子端部嵌合固定,管子外侧另设一内设凸环32的C型环3,由螺座4内的推拔面42与管接部22的外螺纹221内侧的锥面223作用,迫使管子得以稳固固定。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其组合简单容易,仅须将螺座4螺设于管接部22的外螺纹221外侧,同时其内部设于套合体23外侧的C型环3,则由两侧倒角分别与外螺纹221内端的锥面223及螺座4内的推拔面42作缩合作用,而螺座4则由内螺纹41与管接部22的外螺纹221处螺合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阳曙,未经吴阳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8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