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锌复合负极筒组装的防漏电池无效
申请号: | 94219929.4 | 申请日: | 1994-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133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 |
主分类号: | H01M6/00 | 分类号: | H01M6/00;H01M2/00;H01M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1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负极 组装 防漏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塑锌复合负极筒组装的防漏电池。
目前,市售的锌锰电池其负极部分全部采用整体冲制锌筒或焊接锌筒。这种电池的负极筒在电池中的作用有三点:(1)与锰起电化反应,(2)导电,(3)兼作容器。三种作用的耗锌量没有严格的区分,整体锌筒的用锌量以一号电池为例,用锌量为15-18克,根据锌锰电池放电理论上的计算,放电每安时用锌1.22克,国家“GB7112-86”标准规定应达到3安时,理论计算用锌3.66克,考虑到实际生产到消费有一个时间过程,会有一定的损耗,所以实际一号电池耗锌量为3-5克,其余12-15克作为容器部分在放电过程完成后,作为废弃物扔掉了。
同时,在放电过程后期锌筒会发生局部穿孔现象产生漏液而腐蚀用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以塑料作为容器部分,锌铂作为电化部分的塑锌复合负极筒。它能将锌锰电池的用锌量确定在一个最佳范围,减少锌材浪费,用塑料制作容器部分防止漏液,从而在提高电池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选用0.08-0.14mm厚度,101mm宽度的长条状卷材(根据锌带轧机的最长轧制长度而定)经涂布,卷筒、挤塑包复、定长切割联动机组将锌带外面涂布一层热熔性粘合剂,滚卷成管状,焊缝,接着用塑料挤出机将塑料包复在锌管外面,在包复的同时利用塑料熔融后的热量将涂布在锌管外的热熔性粘合剂熔化产生粘性接着对管壁进行冷水喷淋,强行使其快速冷却利用塑料的遇冷收缩性和粘合剂的粘合力将塑锌两种材料牢固地粘接在一起,制成塑锌复合管材,然后定长切割,将已冲制好的盆式锌底,利用装底灌注机将底装在筒的固定位置,随后灌注一层热熔性粘合剂,将底粘牢在筒的固定位置,完成塑锌复合负极筒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锌复合负极筒组装的防漏电池,它包括电化反应用锌铂(1)、热熔性粘合剂(2)、容器用塑料层(3)、筒底(4)、粘合剂层(5)、外包装(6)、正极填充材料(7)、上盖(8)、加底(9)。
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锌复合筒剖示图。
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正极填充材料(7)、外包装层(6)、上盖(8)、加底(9)及由电化反应锌铂(1)、热熔性粘合剂层(2)、塑料容器层(3)、盆式锌底(4)、灌注热熔性粘合剂层(5)复合组装成的塑锌复合负极筒。电化反应用锌铂(1)可选用0.08~0.14mm厚的锌铂,热熔性粘合剂(2)可以是环氧树脂粘合剂或橡塑型粘合剂,容器用塑料层(3)可以是聚丙烯、聚乙烯、聚碳酸脂、聚氯乙烯等,经涂布、卷筒、挤塑包复、冷切、定长切割联动机组,包复成塑锌复合筒,然后装上底(4),灌注粘合剂(5)。
上述塑锌复合负极筒送到电池组装线,即可适应现有通用电池组装线全部生产流水线生产,装配正极部分及外包装即成为一种塑锌复合负极筒的防漏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塑锌复合负极筒组装的防漏电池防漏性能好,物理性能稳定,比现有技术组装的锌锰电池的牢度、防潮、防漏性能大大提高,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2、采用塑锌复合负极筒,由原来的冲床冲制,手工焊制改为现在塑锌复合,装底灌注,既节约了原材料又节省了劳动用工,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用于现有电池通用组装线的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不改变传统组装工艺,仅增加一套涂布、卷筒、挤塑包复、定长切割联动机组和一套装底灌注机即可满足电池通用组装线的流水线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了成本,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未经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99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防滑带
- 下一篇:电子回路式钥匙型锁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