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穴植树子母锹无效
申请号: | 94220490.5 | 申请日: | 1994-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056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23 |
发明(设计)人: | 葛树欣;贺亚洲;王玉仁;郑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树欣 |
主分类号: | A01B1/02 | 分类号: | A01B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天平 |
地址: | 130117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树 子母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林业用的手动工具,具体地讲是一种山地造林用的植树锹。
中国专利报道了许多特种锹,比如:省力的翻土锹(87209030)、军工多用锹(87213298,89215245.7)、变形锹(92205418.5)、带翼板的铁锹(89220684.5)等,专门用于山地营林植树的锹尚未见报道。目前山地植树普遍使用郭氏植树锹,它是纵向带有一条加强筋的片式锹,栽种裸根树苗时,该锹插入土中可通过前后摆动形成空穴。在栽种根系发达的较大裸根树苗时,郭氏锹形成的空穴不够理想,致使树苗存在窝根现象,尤其是在有草皮层的地表条件下空穴难以形成,既影响栽种树苗的成活,又影响其后期生长,成为当前营造林生产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适合山地营造林使用的专用工具,它具有入土扩穴功能,满足了栽种裸根树苗的需要,且在有草皮层的地带也能扩穴植树。
本设计扩穴植树子母锹的特征在于它是由可分开的子锹和母锹组合而成,在两锹面的纵向上,都有一条对称的筋状突起,组合后的整锹形成空心棱锥体结构;在组合形式上采用袋状包含,板销定位,锁钩连接结构;子、母锹的锹尖轮廓和筋状突起曲面都采用抛物线型结构。
下面配合附图对本设计的扩穴植树锹的上述结构特点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整锹的主视图
图2是整锹的侧视,也是摘要附图
图中(1)是母锹、(2)是子锹、(3)是子锹把、(4)是锁钩接钮、(5)是弹簧、(6)是锁钩拉杆、(7)是袋槽板、(8)是脚蹬板、(9)是定位销、(10)是母锹把。
在母锹(1)上焊有袋槽板(7)和脚蹬板(8),在脚蹬板上铆有定位销(9)组合时,将子锹(2)的尖端插入母锹的袋槽内,将两锹内平面靠拢,使子锹上肩位于脚蹬板(8)下和两个定位销(9)之间,并用位于子锹把(3)中的锁钩拉杆(6)钩住,使两把锹(1)和(2)牢固的结合成一体,形成空心棱锥结构。分开时,按动锁钩按钮(4)、压缩弹簧(5)使锁钩脱开,拉开两锹将子锹取下。
在营林生产中,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需要大量栽种根系发达的较大裸根树苗。采用本设计的扩穴子母锹,由于其具有空心棱锥体外形结构,锹体入土后能顺利地形成足够大的空穴,特别有利于裸根树苗的裁植。由于本锹采用空心棱锥体结构,整锹重量比郭氏锹增加不多,同样方便携带和使用。使用本锹同时也可彻底解决有草皮层的地表的植树问题。特别是,对栽植根系发达,两年生以上大树苗,除整锹操作相同于郭氏锹外,在入土后还可通过手柄使子锹以尖端为轴相对母锹张开30°-40°角以上,使形成的空穴更有利于大裸根树苗栽植入土,避免产生窝根现象。
本设计子母锹的两把锹体都可采用钢板冲压成形,纵向的筋状突起曲面使得钢板厚度可以减薄而强度足够。本锹组合形成的较大空心棱锥体的制造工艺,比郭氏锹的锻造焊接工艺更合理。采用组合结构,使两锹即能相对张开实现扩穴,又能独立分开扩展使用,具有良好的多用性能。
本设计的一个实施例叙述如下:
按下列参数可给出本设计一个具体例子:
锹面长度:母锹246mm,子锹220mm
锹肩宽度:母锹96mm,子锹76mm
两侧斜度:1:23
筋状突起距内面最大高度:36mm
筋状突起与内面夹角:9度
脚蹬板尺寸:160×8.6×5(mm)
锹板厚度:2.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树欣,未经葛树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0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凉圈
- 下一篇:空心管弯圆弧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