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割禾的水稻插秧机无效
申请号: | 94220650.9 | 申请日: | 199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4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陶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尚华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宜春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敬华 |
地址: | 33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割禾 水稻插秧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属人类生活需要的农机具,特别是一种可割禾的水稻插秧机。
水稻的种植是一种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农民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同志“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伟大号召下,为减轻农民插秧的辛劳,人们先后研制出了一些小型插秧机,象中国专利以公告号CN2060964U公开的《人力插秧机》和以授权公告号CN2129508y公开的《轻便手动插秧机》等等。这些插秧机的问世,虽然为推动我国早日实现插秧机械化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插秧机械是直接与活的植物发生关系,涉及到分秧、伤秧、折蔸、浮秧、深插、漏插等诸多问题,而现有的插秧机对其中一些问题实际上没有得到解决,有的即使解决得好一些,却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可组合性差,因此,至今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组合性强,能适应水田实际,性能可靠的可割禾的水稻插秧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精心设计了一个既可人力手摇、又可通过地轮驱动、还可以机动工作的、可变宽窄的船式机体框架;在框架的后上方设有一对对称的通过链轮传动带动其控制转轴转动的控制装置:通常情况下,控制转轴装在控制装置中央按飞轮方式牵引秧爪手臂连杆运作,这时,除人力手摇方式外,应有换向变速齿轮传动机构,为简化结构省去该传动机构,也可将控制转轴装在控制装置下部或上部,由活动杠杆连接秧爪手臂连杆和控制转轴牵引杆工作。从而带动设置在控制装置内的分秧器通过外接连杆连接可调分秧头组成的分秧机构;脱秧器与秧爪连杆上的2片脱秧圆环组成的脱秧机构和由脱秧圆环与2根秧爪手臂连杆及装在其上的可调秧爪手臂及秧爪组成的插秧机构工作;并使这些机构按照控制装置中的运动轨迹进行送秧、分秧、取秧、插秧、脱秧、秧爪提起联动循环,完成一行秧苗的栽插。在快速直插的同时,分秧头松开,接着送秧机构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把秧箱内的秧苗送入取秧处,又开始第2行秧苗的栽插程序。在框架上与取秧处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弧形片和排障杆,在框架后方取秧处设有秧爪刮泥板,在框架两边设有一对可伸缩叶片长短的地轮。此外,还设有可装在控制转轴上或地轮转轴上或机动轴上或单独安装的,大齿轮与地轮同步、小齿轮带动控制转轴转动的换向变速齿轮传动机构,在框架的拉手架上可装有手摇链轮装置,在框架前方留有机动安装位置,在框架的后下方靠取秧处留有割禾器安装位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总体配置简单合理,结构新颖,可栽插亦可收割,一机多用;
二是可组合性强。既可人力手摇,又可通过地轮驱动,还可以机动,这样几种方式进行插秧或割禾,且框架的宽窄可变,可以是插或割一行一列,也可以是插或割一行数列,通常情况下,插或割一行7列;此外,控制转轴和齿轮传动机构可按自己要求安装;
三是能适应水田多种实际情况。如对凹凸不平地面或杂草石块等障碍物,有弧形片平整或排障杆除之;对长短不同的秧苗,可通过调节控制装置的高度和伸缩秧爪手臂来适应;对粗细不同的秧苗,其取秧量可通过调节分秧头位置来实现;为不夹伤秧苗,秧爪的松紧可调;对插秧深度可以调节脱秧器的高低来控制,且秧爪手臂本身能自动伸缩以适应泥质;对泥土深浅不同的水田,可伸缩地轮叶片长短来适应;为防止秧爪粘泥带土,有刮泥板去之;
四是由于框架采用船式浮托,便于前行和平整地面,秧箱成倾斜状,便于秧苗推动,采用弹性元件恒力送秧,保证取秧处随时有秧等结构,因而使整机性能优越,栽插的数量和质量可靠;
五是安装、使用、维修方便。
下面以地轮驱动、控制转轴在中央、齿转传动机构装在控制转轴上的结构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可割禾的水稻插秧机,由框架及拉手架、秧箱及送秧机构、分秧机构、秧爪机构、控制装置及控制转轴、地轮及传动机构、割禾器、手摇或机动装置等组成,其工作方式可以是人力手摇,也可以是地轮驱动,还可以是机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尚华,未经陶尚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0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