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泵防蚀柱塞无效
申请号: | 94221109.X | 申请日: | 199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033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红江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04B49/10 | 分类号: | F04B4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郝承启 |
地址: | 63216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泵 柱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液压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现代强化型柴油机高压喷油泵的防蚀柱塞,它能有效的防止油泵柱塞(滑阀)的高压液体穴蚀。
现有高强化型柴油机,其燃油系统的压力极高,一般在100-150Mpa之间,高的达180-200Mpa,这类柴油机的高压油泵柱塞都存在穴蚀,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使这种穴蚀减轻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但是,要彻底消除穴蚀是极其困难的,穴蚀是柴油机专业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
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短冲程高油压式柱塞付CN2077035U,其特点是改变现有柱塞的进油孔位于柱塞表面的结构,使柱塞进油孔从柱塞的内部通向柱塞顶端进入燃油室,从而减少了燃油中的磨粒对柱塞表面的磨损,延长了柱塞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燃油压力,但它未能解决在供油行程,当柱塞的控油边与柱塞套的回油孔接通的瞬间,泵腔中的高压油经油道射流至回油孔,回油孔中的燃油是低压油,低压油中不可避免地含有空气,特别是经过各液压元件以后更是这样,在高压射流作用下,低压油中的空气被折出形成气泡,并挤向回油孔上壁与柱塞表面相接触的尖角区,此区域相对地叫死角,析出的气泡在高压和柱塞相对柱塞套运动的条件下破裂,气泡破裂释放的能量击穿柱塞表面的油膜继而破坏金属,使柱塞表面产生麻坑,也就是穴蚀形成,由于穴蚀的进一步发展,麻坑连一片,并于柱塞控油边相接,可将柱塞控油与回油孔接通,这就产生了在供油状态(柱塞控油边未与回油孔接通时)下开始回油,这就严重影响柴油机性能,这是绝不允许的,因此,只好将这样穴蚀的柱塞偶件报废而更换新的。
当今,现代柴油机设计师采取了不少防止柱塞穴蚀的措施,这些措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燃油系统精心设计、制造,和与柴油机进行匹配,选用优质液压元件,最大限度减少空气进入燃油中去的各种途径,二是控制回油速度与压力,如采用阶梯(主辅)螺旋槽,采用节流出油阀来控制回油初期速度,降低主回油阶段的回油压力;采用等压油阀以避免异常高压出现,三是提高柱塞表面抗蚀的能力,如采用高强氮化钢对柱塞表面进行深层氮化处理以及其它提高表面抗蚀能力措施等。
但是,由于各种柴油机的差异性,上述这些措施有的奏效,有的无效,有的虽有一定效果,但不令人满意,而且上述措施的运用,都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最后确定,费时费钱,现有某现代强化柴油机,其高压油泵既采取了等压出油阀,又采用了提高柱塞表面抗蚀能力措施,但其柱塞穴蚀仍然没有消除而且相当严重,如果没有穴蚀,柱塞偶件可以使用15000h,但由于穴蚀无法克服而且严重,导致柱塞偶件寿命只有3000h。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穴蚀极难消除的条件下,在柱塞表面抗蚀能力难以提高到足以抗穴蚀破坏的条件下,提供一种新的简便有效而又适用性强的回避柱塞表面穴蚀的方法一避蚀坑,把气泡引入避蚀坑 ,从而达到防止柱塞表面穴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新型所述的避蚀坑,就是在柱塞控油边与回油孔接通的瞬间状态,切除此状态下与回油孔上壁相接的柱塞表面部分金属实体,从而形成避蚀坑,在柱塞控制供油终点的螺旋槽上方开一条与之平行的防穴蚀螺旋槽(8),切除回油孔上壁相接的柱塞表面部分金属实体,使控油螺旋槽控油边(4)与回油孔(3)接通的瞬间,回油孔上部落在避蚀坑中,高压下析出的气泡(9)进入避蚀坑,由于回油孔上壁的屏蔽作用,气泡在避蚀坑中保持相对静止,不会破裂,因此达到防止柱塞表面穴蚀的作用。
为了适用于各种油泵的需要,本新型所述的避蚀坑可设计成直槽形式或圆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避蚀坑防止柱塞表面穴蚀具有明显的优点:
1、防止穴蚀的效果极好。
2、适用性强,对各种柴油机均适用。
3、设计非常简单,不需要经过试验和复杂的计算就可以完成。
4、结构简单,不需要任何零部件,只需在柱塞上增加一个避蚀坑即可。
5、加工工艺简单,因而费用极低。
下边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高压油泵柱塞穴蚀机理图。
图3高压油泵柱塞避蚀坑机理图。
图4本实施例避蚀坑柱塞表面展开图。
图5、6本实施例避蚀坑直槽型与圆形示意图。
图中,1、柱塞,2、柱塞套,3、回油孔,4、控油边,5、泵腔,6、油道,7、穴蚀坑,8、避蚀坑,9、气泡,10、阴影部分,11、直槽避蚀坑,12、圆形避蚀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红江机械厂,未经四川红江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11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膜外穿刺用的负压显示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电脑自动监测报警保险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