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退距自动均等的块式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94221301.7 | 申请日: | 1994-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068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06 |
发明(设计)人: | 聂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春华 |
主分类号: | F16D51/00 | 分类号: | F16D5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新技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卫义 |
地址: | 11601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均等 制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释放过程中两侧制动瓦的制动覆面能同步等速地退离制动轮表面,且在释放状态下,两侧制动瓦与制动轮之间的退距自动均等的块式制动器。
块式制动器的一个重要结构功能要求是:在释放(开闸)状态时,两侧制动瓦的制动覆面与飞速旋转的制动轮表面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退距,且两侧退距应基本相等。为此,各种块式制动器上都采用某种方式来达到这种要求。目前国内外在块式制动器上普遍采用顶丝和弹簧限位的方式来实现退距均等。
顶丝限位方式主要用于偏重式块式制动器,当制动器释放时,首先是偏重一侧的制动瓦受偏重结构的影响脱离制动轮,当该侧制动臂碰到顶丝后,就迫使制动器在余下的释放过程中使另一侧的制动瓦向外摆动,从而达到两侧退距均等的目的。采用此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a、两侧制动瓦不能同步等速地退离,且与顶丝之间冲击较大;b、在初始安装时,需要仔细甚至反复调整顶丝的限位距离,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制动衬垫的磨损,需要经常调整顶丝的限位距离;c、调整麻烦,且不易调准,当误差超过一定量时,就会失去均等效果,导致一侧制动瓦浮贴在运动的制动轮上;d、制动器在释放状态不是一种刚性的稳定结构,在外力作用或振动的干扰下,制动器会出现摇摆。
弹簧限位方式主要用于无偏重结构的块式制动器,其工作原理与顶丝方式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单向刚性限位,而是双向柔性限位。与顶丝限位相比,它具有释放过程冲击小,均等弹簧一经调准后,便能较好地达到均等退距的目的等优点。但也存在如下主要缺点:a、均等弹簧调整麻烦,不易调准,当调整误差过大时,便会失去均等退距的目的;b、当制动器在释放状态时,是一种不够稳定的机构,当有振动时,很容易破坏两侧弹簧反力的静平衡,振动严重时,会使制动器发生左右偏摆振动,甚至产生共振,从而导致制动瓦不断敲打运动的制动轮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杠杆联锁式,刚性约束的退距自动均等的块式制动器。
块式制动器一般均是由驱动装置1、拉杆3、制动弹簧2、制动臂4和8,制动瓦5和7及底座6等构成。
从平面机构分析可知,当制动器释放时,两制动臂除了向外张开这一运动外,还存在着左右摇摆运动的可能性,即运动不是唯一的,当制动器维持在释放状态时,整个机构是不稳定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方案是在块式制动器上设置联锁杠杆11和14,且将它们的一端分别与制动臂4和8刚性地联接起来,在联锁杠杆11上设置一个移动低副12,两联锁杠杆11和14在A点通过转动低副13相联,且使A点通过两制动臂4和8的对称中线。
这样当制动器在释放时,整个机构只有一种确切的运动,即制动臂只能作向两侧张开的运动,而且运动轨迹是唯一的,并且制动臂在张开过程中,必然作对称且同步的摆动,从而保证了制动器有释放过程中两侧制动瓦的制动覆面同步等速地退离制动轮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方案是通过在块式制动器上设置联锁杠杆16,并用两个转动低副15和17把联锁杠杆16的两端分别与两制动臂4和8相联构成联锁关系,且使。这同样达到制动器在释放过程中两侧制动瓦的制动覆面同步等速地退离制动轮表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块式制动器在释放过程中,两侧制动瓦的制动覆面能同步等速地脱离制动轮表面,且动作过程无任何冲击;实现退距自动均等,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任何调整,且不受制动衬垫磨损的影响;均等精度高,两侧退距值的相对误差在5%以下,安装方便;消除了多余的自由度,制动器在释放状态时,整个制动器机构的自由度为零,从而使制动器是一种刚性的稳定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偏重结构块式制动器的主视图;
图2是无偏重结构块式制动器的主视图;
图3是顶丝限位方式的块式制动器示意图;
图4是弹簧限位方式的块式制动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局部放大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A向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局部放大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B向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局部放大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中C向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春华,未经聂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1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高脚椅的高度调整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塔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