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奶瓶刷无效
申请号: | 94222004.8 | 申请日: | 1994-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011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圣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颖虹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奶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瓶刷。
目前家庭中婴幼儿人工喂养普遍使用奶瓶,然而,奶瓶清洗很难彻底,虽然市售有手动奶瓶刷,在清洗过程中经常发生刷杆弯曲变形,有清洗死角,这样时间一久,对孩子健康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奶瓶刷,通过奶瓶刷杆上下旋转清洗,可消除清洗死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奶瓶刷杆、瓶口盖和握把所组成:奶瓶刷杆上段有导引螺纹,下段有刷毛,顶端有球体支承,球体支撑有颈缩部;瓶口盖顶面有中心孔,中心孔侧面有与奶瓶杆上的导引螺纹同螺旋角的导槽;握把由两半体通过螺栓连接,握把内设有球体支承装配孔;奶瓶刷杆通过导引螺纹旋入瓶口盖中心孔侧的导槽内,其顶端球体支承置入握柄的球体支承装配孔内,并可转动,球体支承的颈缩部卡置在握柄内,瓶口盖与奶瓶口螺合,拉动握柄后,奶瓶刷杆上下移动,同时奶瓶刷杆在导槽内产生自转,奶瓶刷上下旋转清洗奶瓶内面。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彻底清洗奶瓶内面,无死角;卫生、有利婴幼儿健康。
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奶瓶组合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件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瓶口盖中心孔21及导槽22剖视图。
图中:1奶瓶刷杆,11导引螺纹,12刷毛,13球体支承,131颈缩部,2瓶口盖,21中心孔,22导槽,3握柄,31螺栓,32球体支承装配孔,4奶瓶。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由奶瓶刷杆1、瓶口盖2和握柄3所组成;在奶瓶刷杆1上段的圆周有一导引螺纹11,它有螺旋角和节距;下段有刷毛12,顶端有一球体支承13,它有一颈缩部131。瓶口盖2内缘有螺纹,可与标准规格的奶瓶4瓶口螺合;瓶口盖2顶面设一中心孔21,其侧面有一与杆体上的导引螺纹11同螺旋角的导槽22。握柄3由两半体通过螺栓31锁合而成,其内有一球体支承装配孔32。奶瓶刷杆1通过其导引螺纹11旋入导槽22内、穿过瓶口盖2的中心孔21,杆体顶端的球体支承13可置入握柄3的两半体所组成的球体支承装配孔32内,并可转动,球体支承13通过其颈缩部131卡置在握柄3内而不致脱离(图3)。奶瓶刷杆1、瓶口盖2和握柄3是采用同硬度材料制成,以避免清洗时三者相互摩擦而造成磨损。
如图3、4所示;使用时,将瓶口盖2与奶瓶4瓶口螺合,其螺合方向是与奶瓶刷杆1上的导引螺纹11同向,以避免清洗时松脱;瓶口盖2锁紧后,其顶端与瓶口距离至少大于导引螺纹11的节距,以确保刷毛将瓶口洗净;清洗时拉动握柄3使奶瓶刷杆1上下移动,同时杆体通过导引螺纹11旋入瓶口盖2的导槽22内而产生自转、供奶瓶刷杆1可上下旋转清洗奶瓶4内面,没有清洗死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圣,未经王志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2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食品的熟制装置
- 下一篇:抗冲击弧形筛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