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板紧结器无效
申请号: | 94222270.9 | 申请日: | 1994-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102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8 |
发明(设计)人: | 曾正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正次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板 紧结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固定设置,特别是一种建筑用模板紧结器。
目前的模板紧结器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图1是模板紧结器的使用效果图。它包括一根埋放在混凝土中的内拉杆2、与内拉杆两螺纹段21相拧连的莲雾头1,两外拉杆3与压板4活动穿装、两外拉的内段穿过模板A后与莲雾头3相拧连,在压板4外侧的外拉杆3螺纹段上拧旋有锁紧螺母5,在压板4内侧与模板A外侧之间垫放有角材B。莲雾头1一般均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当灌注混凝土拆模后,则必须将其折除下来,因为塑胶材质的莲雾头不能与周围混凝土很好地结合。因此,在拆除时必须进行旋拧,常导致内拉杆2的松动,致使内螺杆与其周边产生间隙H,甚至会将内拉杆带出。这样均会造成渗水空隙或空洞、给建筑物造成了隐患,另外,莲雾头的拆出必须由人工登高逐一拆除,这样,不仅费力费时,而且必须等混凝土养护到半干或全干之后才能进行拆除,故其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无须拆除的混凝土莲雾头,省工省力的模板紧结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由内拉杆,莲雾头;外拉杆及压板构成,其中,内拉杆埋嵌在混凝土墙体内,内拉杆的两螺级段上连接或包复有高强度混凝土成型而成的整体式莲雾头,莲雾头的的中心有一带有螺孔的套管,套管一端有沿径向凸起并与其外的混凝土莲雾头本体端面卡挡的凸缘,莲雾头的设有凸缘的另一侧为中空的凹孔,由于莲雾头为带有槽棱的棱体状,而再加上其主体为易于和墙体密切结合的混凝土成型而成,因而其具有结合牢固及无须折除的优点。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第1:由于莲雾头为高强度混凝土一体成型而成,因而,它与混凝土墙体具有良好的结合性,故无需逐一拆除,当然也就不会导致内拉杆的松动、脱出,也不会产生墙体渗漏水的问题。
第2:因可免于拆除莲雾头,因而可省工省时,加快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现有模板紧结器的使用效果图。
图2是图1中莲雾头1的结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4组合后的使用效果图。
图6是图4中莲雾头1的结构剖面图。
图7是图6的B向视图。
图8是图6的C向视图。
图9是图5折除外露部分剩余在墙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莲雾头的第二种结构的剖面图
图11是图10的D向视图
图12是图10的E向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3-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一内拉杆2,与内拉杆2两螺纹段21相拧连的是两个莲雾头1,两个对应外探的外拉杆3的一端各穿过各自侧的压板4及模板后与墙体内的莲雾头1内螺孔111相拧连,在压板4的外侧的外拉杆3上旋拧有锁紧螺母5,其特征在于:由混凝土一体成型的莲雾头1内部包复有带有内螺孔111的管体11,莲雾头1的内孔13的轴向长度大于其内的被包复的管体11的轴向长度并留有一内凹填口,管体11与莲雾头1端面间有卡挡凸缘12。参见图4至图6以及图10至图12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
高强度的混凝土一体成型的莲雾头1的外周表面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而沿轴向平行分布的凸棱14。参见图4、图6、图8-图10
高强度的混凝土一体成型的莲雾头1的圆形或棱柱形内孔13的一端插嵌埋复有一带有内螺孔111的管体11,管体11沿径向凸起的凸缘部12卡挡在圆形或棱柱形内孔13的孔口外端面上,管体11本体沿圆形或棱柱形内孔13向内延伸一定的长度,圆形或棱柱形内孔13的外侧段和管体11套配处自然形成一内凹填口C。参见图6、图9和图10
管体11的与圆形或棱柱形内孔13的插嵌包复段的外形与内孔13相吻合,管体的凸缘部12的外侧沿轴向向外有一延伸段。参见图10至图12
高强度的混凝土一体成型的莲雾头1的纵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的粗糙棱凸表面或棱柱形。参见图4、图11
高强度的混凝土一体成型的莲雾头1的外表体截面形状为沿轴向全长等截面或变截面。
所谓等截面或变截面,也就是说莲雾头1的外表体可为圆形,参见图11,或多棱形、也可以为锥管形,多棱形或锥形的变截面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其与墙体浇注后具有更好的互嵌结合性和防止转动松脱的作用。因为,拆除外拉杆3时要进行转拧。而在圆形表面加设凸棱14的目的也在于防止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正次,未经曾正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2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状塑料膜双面连续滚(压)花装置
- 下一篇: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