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动型汽车、摩托车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2371.3 | 申请日: | 199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075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13 |
发明(设计)人: | 戴世铮;刘淮滨;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世铮 |
主分类号: | G01M17/00 | 分类号: | G01M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爱群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汽车 摩托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辆检测设备,涉及一种流动型汽车、摩托车检测装置。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现有的固定式的车辆检测站由于检测手段不灵活、不方便,并由于建立一个台站需耗用大量资金,所以这种台站发展很慢,已越来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93232920.9实用新型专利公布的是一种可移动式摩托车、农用车检测平台,这种检测平台是将检测设备安装在一个与卡车底盘相连接的可折叠的检测平台上,使用时可呈“-”字形展开,行驶时可将平台翻转呈“凹”形而置于卡车底盘上。这种可移动式检测平台操作方便、灵活,但其缺点是:车辆行驶起来重心不稳定,同时由于卡车底盘与检测平台间必须通过钢性起重臂连接,所以车辆需停靠在检测台旁,不得分离,这样则影响其检测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流动型汽车、摩托车检测装置,使检测平台上的检测设备安装分布更合理,承载汽车与检测平台可完全脱离开,使之更便于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流动型汽车、摩托车检测装置由承载车辆、检测平台、引桥、计算机控制的各种检测设备等组成,利用安装在检测平台上的液压传动机构及机械配套装置,可将检测平台及引桥折叠并呈“凹”形收拢,也可呈“-”字形展开。检测平台四角各安装有液压或机械支腿,支腿上固定着横向臂。检测平台下方与引桥相连接处各固定有一根套筒,横向臂穿入套筒并可沿套筒拉出、收拢。利用液压或机械原理,支腿可相对于平台表面作垂直上下运动。这样承载车可在平台举起时,倒车驶入平台下部,并将平台落在车架上;也可使承载车在平台举起时开出平台底部,并使平台徐徐落地。为充分发挥各检测设备的能力,减少仪器设备的占地空间,安装在检测平台上的汽车测滑试验台的平面上连着突出于该平面的一个小平面,小平面两端装有车轮夹紧器。该小平面可作为摩托车轮偏测量台。
流动型汽车、摩托车检测装置小巧灵活,折叠成凹形结构可由汽车的车架承载,展开后可呈一字形平台。利用检测平台四角所安装的可横向拉出、收拢并可垂直上下运动的液压或机械支腿,可将凹形结构升起及下降,便于承载车辆驶入或开出。该装置所使用的汽车、摩托车检测设备的技术条件全部符合GB7258-87及GB11798的要求,并且它巧妙地将汽车的测滑试验台与摩托车的轮偏测量台结合在一起,利用了汽车的标准制动台对正三轮摩托车的后轮进行制动力检测。因而大大发挥了设备的能力,减少了所占用空间尺寸。
图1为本实用新型呈展开状的形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叠方式呈凹形收起并由承载车辆承载时的形状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图1中,流动型汽车、摩托车检测装置由承载车、检测平台、引桥,计算机控制的各种检测设备等构成。在检测平台1的四角各安装有液压或机械支腿2,支腿2上固定着横向臂12,检测平台下方与引桥相连接处各固定有一根套筒,横向臂12穿过套筒并可沿套筒拉出、收拢。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液压支腿,液压支腿2即为液压缸。利用液压原理,支腿2可相对于平台表面上下垂直运动。这样承载车4可在平台被支腿2举起时倒车驶入平台下部,并将平台落在车架10上;也可使承载车4在平台被支腿2举起时开出平台底部,并使平台徐徐落地。平台1上还装有液压或机械装置5,利用该装置,可使测试平台1两端的引桥6从水平状态翻转90度形成与测试平台平面呈垂直的状态或从与平台呈垂直状态翻转到形成水平状态,以便在平台收起时呈凹状使该检测装置进入行驶状,或平台打开时呈一字状而进入车辆检测状。在平台1上还安装有汽车测滑试验台7及摩托车轮偏测量台8。在一般检测台站,这两种检测装置分别为两部分。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这两部分合二为一。它是在测滑试验台7的平面上连着突出于该平面的小平面8,小平面两端装有车轮夹紧器13,上连着突出于该斜面的小平面8,小平面两端装有车轮夹紧器13,该小平面8即可做为摩托车轮偏测量台8。采用这种组合式结构,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检测设备,节省了试验平台上的使用空间。在检测平台1上还装有制动力试验台9,调整试验台9上的轮距,可使该试验台既适用于汽车制动力检测又可适用于正三轮摩托车后轮制动力的检测,从而更进一步节省了平台使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世铮,未经戴世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2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