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示流信号器无效
申请号: | 94222386.1 | 申请日: | 199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127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15 |
发明(设计)人: | 韩荫奇;刘同安;朱汉铮;刘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能源部地质勘探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F1/05 | 分类号: | G01F1/05 |
代理公司: | 天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济奎 |
地址: | 3019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量监测元件。
现有监视管道流量的示流信号器,多为挡板式、磁钢浮子式或靶式示流器,用来监视管路的液流流量是否低于规定值,当低于规定值时,示流信号器发出报警信号,并作用于跳闸回路,从而保护主设备。由于结构形式和使用环境的原因,常有失灵、漏水、指针不回零的现象和灵敏度低的不足之处,如我国生产的SLX靶式示流器,其动作流量偏高,适用于通径在φ50以上的管道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不受环境限制,可靠灵敏的流量监测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
附图为示流信号器示意图,其中 1.右外壳;2.左外壳;3.喷咀;4.喷咀套;5.压片;6.喷咀膜片;7.传动杠杆;8.大垫圈;9.压盖;10.底座;11.微动开关;12.密封罩;13.螺钉;14.弹簧;15.流量刻度盘;16.17.销钉;18.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测流部件喷咀部分增加了膜片(6)、压片(5)与喷咀套(4)通过涨压紧固在一起,组成喷咀系统,并通过喷咀套上的开口(18)与传动杠杆(7)的销钉(17)相对应,流量刻度盘(15)经弹簧(14)与传动杠杆(7)相联结,通过调节弹簧与刻度盘的刻度相对应,设定所需的流量动作开关点。
喷咀膜片(6)为蝶形或平板形,以提高示流精度,并起缓冲作用,抗振性好,延长仪表的使用寿命。
刻度盘(15)通过销钉(16)与弹簧(14)相联结。
采用可变换孔径的喷咀,扩大了示流信号器的适用范围和动作流量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SLX型靶式示流信号器动作值偏高,不能用于φ50通径以下的流量监视的缺点,它的测流部件是喷咀(3),蝶形橡胶膜片(6)和压片(5),并与喷咀套(4)用涨压方法紧固在一起组成的喷咀膜片系统,喷咀膜片(6)的另一端压在右外壳(1)与左外壳(2)和大垫圈(8)之间,蝶形橡胶膜片(也可以是平板)的强度高,抗振性强,传递力准确,线性度好,提高了示流精度,同时起到缓冲作用,延长了仪表的使用寿命。当水流通过管道上的仪表时,喷咀两侧产生的压差作用在膜片(6)上,膜片系统相应移动,喷咀套上的开口(18)带动传动杠杆的销钉(17)作用于微动开关(11)的按钮上。当管路的液体流量超过规定值时,流入的液流力克服弹簧力从而起动杠杆,使微动开关KW7-O型的接点2,3闭合,接点1,3断开,发出正常信号;当液流流量低于规定值时,弹簧力大于液流力,通过杠杆使微动开关的接点2,3断开,接点1,3闭合,发出事故信号,并作用于停机,从而保护主设备。流量刻度盘上标有动作流量的刻度,刻度盘通过螺钉与底座(10)固定,刻度盘(15)与销钉(16)铆死,弹簧(14)的一端挂在销钉(16)上,另一端套在传动杠杆(7)上,这样用旋转刻度盘拉伸弹簧,预置一个动作流量值。
喷咀(3)与喷咀套(4)螺纹配合连接,喷咀采用可变换孔径的喷咀,喷咀可旋转取出,可根据流量值的需要进行更换,以适用不同管径,解决了SLX系列靶式示流信号器不能监测φ50以下管道的缺点。
管径与流量的关系是:
管路通径(mm) 15 20 25 32
动作流量(L/min) 5~15 15~30 20~50 50~80
采用密封罩(12)的开关盒,潮气不易进入,保护了内部元件不受侵蚀。弹性密封部分采用金属波纹管和O形密封圈的结构形式,保证了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简单,动作灵敏可靠,使用不受环境限制,抗振性强,安装方式任意,有动作流量刻度盘,也可装两个微动开关,用户可很方便地设定动作流量和用于流量控制等特点,解决了靶式示流信号器难于克服的小型化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水电站发电机冷却水、水轮机导轴承润滑水、水导密封水、空压机冷却水的监视以及其他工业部门需要监视的管路流量的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能源部地质勘探机电研究所,未经水利部能源部地质勘探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2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