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速载重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94223590.8 | 申请日: | 199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76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陶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冬生 |
主分类号: | B62M9/10 | 分类号: | B62M9/10;B62M9/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2300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交通工具,一种自行车,特别是一种载重自行车。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载重自行车已成为广大农民们一种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目前市售的载重自行车均为单速车,由于农村的道路坡道较多,上坡时非常吃力,遇到坡度较大的路段必须下车推着行走,要是带上百斤左右的货物,上述问题则更为突出。而上市场流行变速自行车又都是轻便车或赛车,由于其机械强度较弱,不但不能载重,而且也不适宜在乡村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走。另外,市售变速自行车无论外变速的还是内变速的,其变速机构都比较复杂,售价昂贵,超出了普通农户的承能力。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速载重自行车,它具有变速机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双速载重自行车,具有外变速器,该外变速器包括固定于中轴上的双轮片(主动轮)、单飞轮(被动轮),传动链条以及前拨链器和固定于平叉上的链条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条张紧机构具有一根连杆,连杆的一头设有张紧轮,另一头铰接在设在固定夹上的螺栓上,所述的螺栓上还套设有扭曲弹簧,该扭曲弹簧的一个臂钩在固定夹上 另一个臂钩在连杆的上侧,驱动连杆绕螺栓逆时针转动,使张紧轮始终将链张紧。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普通载重自行车的基础上只增加了一只直径较小的链轮片、一个结构简单的链条张紧机构和一个前拨链器就形成具有双速的载重自行车,因此较现有的载重自行车具有上坡骑行舒适省力之功效,载重骑行时这一效果尤为明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变速器较现有轻便车或赛车的外变速器,尽管变速级数少,但其结构却大为简化,造价也成倍的减少,符合我国国情。
以下结合附图和一个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车身的前半部分,图中点划结为传动链条;
图2为图1的A向放大图,图中示显出图1中链条张紧机构2的详细结构。
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的双速载重自行车是由普通载重型自行车改制而成的。参见图1在中轴5上链轮片的内侧增设一只直径较小的链轮片形成所述的双轮片6;在立管8上增设市售的十速轻便车所使用的前拨器7;在平叉3上增设一个链条张紧机构2。参见图1,双轮片6、前拨链器7、单飞轮1、链条张紧机构2和传动链条4构成一个两级外变速器,骑行者操纵前拨链器7使链条4处于直径不同的链轮片上可实现两级调速(图示状态链条4处于直径较小的链轮片上)。参见图2,所述的链条张紧机构具有一根连杆204,连杆204的一头由螺母210和螺母211夹持着一根螺栓202,张紧轮200套设在螺栓202上;连杆204的另一头设有虎口,螺栓207横穿该虎口并由螺母209压紧使连杆204与螺栓207铰接;螺栓207由螺母208夹持固定在固定夹206上,固定夹206固定在平叉3上。参见图2,螺栓207处于连杆204上所设虎口内的一段上套有扭曲弹簧205,该扭曲弹簧205的一个臂钩在固定夹206上,另一个壁钩在连杆204的上侧,驱动连杆204绕螺栓207逆时针转动,使张紧轮203始终将传动链条4张紧(参见图1),以保证链条4无论处于双轮片6的哪一个链轮片上都能保持合适的松紧程度。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辅助技术特征在于连杆204的头部设有穿设并支承张紧轮203的螺栓202,该螺栓202在支承张紧轮203的一段设有长度大于张紧轮203厚度的台阶,这样,张紧轮203既可在所述的台阶上转动也可在所述的台阶上左右滑动,以达到在调速时张紧轮203能随传动链条4左右滑动,确保传动链条4与双轮片6和单飞轮1始终可靠啮合之目的。参见图2,本例中螺栓202支承张紧轮203的台阶是在螺栓202上套设一只轴承套201所构成的,所述轴承套201的长度较张紧轮203的厚度大1~2mm。参见图2,所述的张紧轮203为节距与传动链条4节距相等的小链轮。
本实用新型上述以外的实施方法可利用公知技术并参照图1和图2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冬生,未经陶冬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3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夹紧式唇形胶管阀
- 下一篇:电焊机硅整流自动引弧节电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