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变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3828.1 | 申请日: | 199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198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贵祥 |
主分类号: | B62M11/06 | 分类号: | B62M11/06;B62M25/04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士蓉 |
地址: | 1225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变速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车变速箱,特别是一种自行车变速装置。
现有变速自行车的变速装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在调速过程中,频繁地将链条由这一轮倒换到另一轮,从而增加了链条、轮盘、飞轮等零件的磨损,影响了其使用寿命;二、不能一次性完成由最低挡到最高档的变速全过程,如果要完成其变速的全过程,则必须重新调整变速器的角度。因此,较费事、麻烦和浪费时间;三、在最大轮盘与最小飞轮和最小轮盘与最大飞轮的档位,链条的斜度太大,造成车子运行较困难;四、飞轮结构复杂、维修不便,特别是其导轮距地面较近,在遇到特殊路面时,易发生意外;五由于零件多和结构复杂,因此无法安装链盒,这样容易弄脏裤脚,使用时间稍长,变速装置部分本身和其周围的车体部分油污增多,很不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的齿轮变速的自行车变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车变速装置包括平行转动放置在变速装置壳体中的驱动轴、变速轴和输出轴;在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不同规格的四联齿轮;在所述变速轴上安装有一个二联齿轮和一个与驱动轴上的四联齿轮相对应的四联滑动齿轮;在所述输出轴上设有一个与变速轴上的二联齿轮相对应的二联滑动齿轮;一个所述四联滑动齿轮的拔叉机构;一个所述二联滑动齿轮的副拔叉机构;伸出壳体外的驱动轴两端分别与脚蹬大拐连接;伸出壳体外的输出轴的一端与一轮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适用性强,结构合理,换档方便,迅速,使用干净、不易弄脏裤脚,且故障少,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变速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变速装置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变速装置包括一壳体38,在壳体38内设有平行转动放置驱动轴23、变速轴24和输出轴25。在所述驱动轴23上固定安装一个有四个不同规格由大到小排列的齿轮11、12、13和14构成的四联齿轮5。在所述变速轴24上设有一个与四联齿轮5相对应的四联滑齿轮6和一个二联齿轮7,所述四联滑动齿轮6由四个不同规格由小到大排列的齿轮15、16、17和18构成。所述二联齿轮7由两个由小到大排列的齿轮19和20构成。在所述输出轴25上设有一个由两个由大到小排列的个齿轮21和22构成的二联滑动齿轮8。所述拔叉机构由拔叉26、拔叉杆27和扳手2构成。通过所述拔叉机构可使四联滑动齿轮6轴向移动,使齿轮11和15啮合,或使齿轮12和16啮合,或使齿轮13和17啮合,或使齿轮14和18啮合,从而可获得四种不同的传动速比。所述二联滑动齿轮8由一副拔叉机构控制,所述副拔叉机构由副拔叉31、副拔叉杆32、钢索35、副扳手3、二联滑动齿轮回位弹簧29和钢索回位弹簧34构成。钢索35一端与副拔叉杆32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车把上的副扳手3连接。回位弹簧29一端紧靠齿轮21一侧,另一端通过弹簧卡圈30固定在输出轴25上。回位弹簧34通过弹簧卡圈33固定在壳体38上。所述驱动轴23的两端分别与脚蹬大拐36连接,在输出轴25的一端与轮盘37固定连接。
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如需I档变速,将扳手2拔到变速I档位,驱动轴23上的最小齿轮11与变速轴24上的最大齿轮15啮合,二联齿轮7中的齿轮19与二联滑动齿轮8中的齿轮21啮合;如需II挡变速,将扳手2拔到变速II档位,此时齿轮11和15脱离啮合,齿轮12和16啮合;如需III档变速,将扳手2拔到变速III档位,此时齿轮12和16脱开,齿轮13和17啮合;如需IV档变速,将扳手2拔到变速IV档位,此时齿轮13和17脱开,齿轮14和18啮合。如需V~VIII档变速,通过副扳手3、钢索35、副拔叉杆32和副拔叉31使齿轮21和齿轮19脱开,同时使齿轮22与齿轮20啮合,然后将扳手2依次拔到I~IV档位,就可获V~VIII档变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贵祥,未经陈贵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3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