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平面联接的假肢联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4438.9 | 申请日: | 1994-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1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2 |
发明(设计)人: | 于布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布风 |
主分类号: | A61F2/78 | 分类号: | A61F2/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城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仰贤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联接 假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假体联接装置,特别是一种非平面联接的假肢联接装置。
目前使用的假肢联接调整装置,多采用平面联接的结构(如图1所示),即用垂直布置的螺栓将互为平面的接受腔托座(a)联接面和联接盘(e)联为一体。这种结构应用较广,但由于平面联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当截肢者的残肢较长时,没有放置接受腔托座的空间,所以就不得不另外设计制作专用的联接盘(b)、(c)、(d)(如图2所示),这样,不但增加了假肢部件的品种,而且给生产和实际应用中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紧凑,组装方便,可调旋转角度的非平面联接的假肢联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假肢联结装置是由接受腔托座和联接盘组成的,其中接受腔托座下端为一球型或园锥型联接体,联接体内设置有均布的并与结合面呈法向设置的螺母。其联接盘的上端设置有呈凹陷型带螺栓孔的固定片,下端为半球体带凸榫的接口。另外,可调旋转联接盘是由带内齿圈的盘体和带外齿圈的芯体组成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的平面联接的假肢联接装置示意图。
图2为常用的专用联接盘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受腔托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式联接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旋转联接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联接盘的联接使用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参阅图3、图4、图5,用于假肢的非平面联接装置是由接受腔托座(a)和联接盘(b)、(c)组成的,其中接受腔托座(a)的上部为木质或硬质泡沫塑料的园柱体(1),可用于与假肢接受腔相粘接,其下部为注塑成型的硬质塑料球面或园锥面联接体(2),里面均布四个与曲面呈法向放置的螺母(3)。联接盘(b)、(c)为金属制成,其上方为呈凹陷的四个与联接体(2)曲面相结合的瓣状固定片(4),固定片(4)上设置有相应的螺栓头沉孔,可用螺栓与接受腔托座(a)的联接体(2)结合,接受腔托座(a)与联接盘(b)、(c)的联接面为互为配合的球面或园锥面,该曲面的形状与一般残肢端部的形状大体吻合。联接盘(b)、(c)的下方为与其它假肢部件联接的半球体带凸榫的标准接口(5),联接盘分为两种,一种为固定式(b),另一种为可沿轴向调整旋转角度式(c)。可调旋转的联接盘(c)由带内齿圈 的盘体(6)和穿在盘体(6)内的带外齿圈的芯体(7)组成,在未安装状态下,两者之间可沿轴向自由旋转和滑移,当联接盘与其它相应的假肢部件标准接口(5)联接时(如图6所示),只要旋套管(9)上的调节螺钉(8),即可将芯体(7)上的齿圈压住盘体(6)上的齿圈,从而可将调好的角度加以固定。套管(9)是通过螺栓(10)与支撑管(11)固定的。
使用时,参阅图6,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利用螺栓将联接盘(b)安装在接受腔托座(a)的下端,这种使用方式与一般平面联接装置的使用方式相同。而当残肢较长而不具备放置接受腔托座(a)的空间时,可将联接盘(c)直接通过树脂注型的方式固定在接受腔下端,可先用蜡或油膏类物质将盘体(6)和芯体(7)封粘为一体,待树脂固化后,再通过适当加热将蜡或油膏熔化,并由芯体(7)的孔中排出,就可自由调整旋转角度,无需象一般平面联接结构那样再另外设计专用联接盘。
本实用新型可将几种不同功能的部件合为一体,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安全,旋转灵活,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布风,未经于布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4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