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污染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4224607.1 | 申请日: | 1994-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086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27 |
发明(设计)人: | 于小乐;李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小乐;李海燕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8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污染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是一种无烟高效的无污染锅炉。
现有的锅炉,其“炉”多为纯正烧炉,这样的锅炉,由于燃料在其炉堂内得不到充分的燃烧而燃料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排烟浓度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还由于其烟气换热路径短、锅炉锅筒/锅壳外露而热损失大、浪费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烟高效的无污染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这种无烟高效的无污染锅炉,其“炉”由炉壳、炉壳内的耐火材料构成的炉体、炉排、用于将炉壳内的炉体围成的炉堂分隔成反烧-正烧两个子炉堂的消烟墙构成,炉排下边设置灰池,构成的反烧炉堂的下部与其后的正烧炉堂相通且具有上添燃料口、侧送碳口,构成的正烧炉堂具有上拨火/清渣口和其后上侧壁上的烟火口;其“炉”后部设置由换热室壳和换热室壳内的保温层、耐火层构成的换热室,换热室的上部设置烟气口、下侧部设置与其“炉”的正烧炉堂的后上侧壁上的烟火口相通的烟火口,换热室内设置由上锅筒、下锅筒、连通上下锅筒的对流管束及水冷壁构成的换热器。
上述的无污染锅炉,在其换热室内的换热器的上下锅筒间还设置有若干块用于将上下锅筒间之换热室置成“”形通道的折流板。
上述的无污染锅炉,其“炉”的炉堂前脸炉体内还可以嵌置有水套、其“炉”的炉堂两侧炉体内还可以嵌置有水冷管,由其“炉”的炉堂前脸炉体内嵌置的水套和其“炉”的炉堂两侧炉体内嵌置的水冷管构成其“炉”的炉体采热装置。
上述的无污染锅炉,还可以配置有补水箱、开水箱及换热室内换热器的上锅筒上安装的自动分水装置而构成能够连续供开水的饮水锅炉,配置的补水箱内设置有水位控制浮球阀,补水箱的下部通过止回阀与换热室内换热器的下锅筒连通,开水箱与由下端插入换热室内换热器的上锅筒内的主输水/排气管、与主输水/排气管连通的总输水管、下端插入换热室内换热器的上锅筒内而上端与总输水管连通的副输水管、装在换热室内换热器的上锅筒内的与插入换热室内换热器的上锅筒内的主输水/排气管连通的带水封斗的“”形水封管构成的自动分水装置的总输水管连通,开水箱的下部设置开水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污染锅炉,结构简单、造价低,燃料在其“炉”内经过反烧炉堂和正烧炉堂的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才由其“炉”正烧炉堂后上侧壁上的烟火口冲刷其“炉”后部换热室内的换热器,再从换热室上部设置的烟气口排出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燃料燃烧完全、热效率高、灰尘排放浓度极小、对环境无污染、热损失小、节约能源之优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污染锅炉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污染锅炉属一种无污染的自控分水饮水锅炉,即一种无烟高效的能够连续供开水的饮水锅炉,这种锅炉,其“炉”由炉壳30、炉壳30内的耐火混凝土预制的炉体31、炉排前梁35、炉排后梁37、炉排36、用于将炉壳30内的炉体31围成的炉堂分隔成反烧-正烧两个子炉堂(39、42)的耐火混凝土预制的消烟墙40、消烟墙40内设置的水冷管41、其“炉”的炉堂前脸炉体内嵌置的水套32和其“炉”的炉堂两侧炉体内嵌置的水冷管57构成的炉体采热装置构成,炉排36的下边设置带灰门34的灰池38,构成的反烧炉堂39的下部与其后的正烧炉堂42相通且具有上添燃料口28、配置有钢制塞堵的二次送风孔、侧送炭口33,构成的正烧炉堂42具有上拨火/清渣口27和其后上侧壁上的烟火口43;其“炉”的后部设置由换热室壳10和换热室壳10内的保温层11、耐火层12构成的换热室,换热室的上部设置烟气口17、下侧部设置与其“炉”的正烧炉堂42的后上侧壁上的烟火口43相通的烟火口,换热室内设置由上锅筒13、下锅筒1、连通上下锅筒的对流管束8及水冷壁7构成的换热器,换热室内的换热器的上下锅筒(13、1)间设置若干块用于将上下锅筒(13、1)间之换热室置成“”形通道的折流板9;具有补水/热水箱48和三个开水箱(45、25、50),补水/热水箱48内设置水位控制浮球阀55(使用时,与补水管道连通),开水箱45内设置与换热室内的换热器的上下锅筒连通的下降管(开水保温管)44,补水/热水箱48的下部通过连通管6、止回阀5与换热室内的换热器的下锅筒1连通,而开水箱25与换热室内换热器的上锅筒13上安装的由下端插入换热室内换热器的上锅筒13内的主输水/排气管18、与主输水/排气管18连通的总输水管21、 下端插入换热室内换热器的上锅筒13内而上端与总输水管21连通的副输水管22、装在换热室内换热器的上锅筒13内的与插入换热室内换热器的上锅筒13内的主输水/排气管18连通的带水封斗19的“”形水封管20构成的自动分水装置的总输水管21连通,开水箱45、50的底部连通且均与开水箱25的底部连通,开水箱45、25、50和该锅炉的“炉”、换热室围成带门26且具有上进风孔49的空气加热室,开水箱45和补水/热水箱48的下部分别设置开水阀门51、热水阀门58,构成的炉体采热装置的进出水管与补水/热水箱48分位连通,设置的消烟墙40内设置的水冷管41的进出水口与构成换热室内的换热器的水冷壁7高低分位连通,锅炉换热室内的换热器下锅筒1、开水箱45、开水箱50、补水/热水箱48、构成的炉体采热装置均设置排污阀,开水箱45、开水箱25、开水箱50还均设置检查/清洗口。这种锅炉,当水开时,产生水蒸气,产生的水蒸气在锅炉上锅筒的顶部形成水蒸气室,从而将锅炉上锅筒内的开水从自动分水装置的主输水/排气管和副输水管压出,被水蒸气压力压出的开水顺总输水管流入开水箱25;而锅炉上锅筒内的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即自动分水装置的水封管中无水时,锅炉上锅筒内的水蒸气将迅速通过自动分水装置的水封管、主输水/排气管排出,这时锅炉泄压,补水/热水箱48通过止回阀5为锅炉锅筒补水,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图中,2-换热室清灰门,3-换热器下锅筒排污阀,4-换热器下锅筒手孔,14-换热器上锅筒手孔,15-换热器上锅筒温度计,16-换热器上锅筒液位计,181-主输水/排气管18的排气口,23-开水箱50的排气管,24-开水箱25的检查/清洗口, 46-开水箱(45、25、50)、补水/热水箱48的保温层外壳,47-开水箱(45、25、50)、补水/热水箱48的保温层,52-开水箱45的液位计,53-开水箱45的温度计,54-开水箱45的排气/溢流管,56-补水/热水箱48的液位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小乐;李海燕,未经于小乐;李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4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