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雾消毒器无效
申请号: | 94224745.0 | 申请日: | 199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7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平 |
主分类号: | A61L2/22 | 分类号: | A61L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消毒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卫生器械,特别是一种对手臂进行灭菌消毒的器械。
目前国内在饭店,医院及食品和医药加工单位,其直接接触食品、医药及医务人员,为了防止手上带菌传染,一般都是用肥皂洗手或者在特殊情况下,如医生做外科手术前用消毒液对手进行处理,然后用毛巾擦手或吹风机吹干,这种清毒方式即不严格也不方便,仍会造成二次带菌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即方便卫生,又可根据用户要求用所需的消毒液自动对手臂进行喷雾消毒的喷雾消毒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喷雾消毒器,a.上壳体内为一可伸入手臂的消毒室,在上壳体上方安装有红外光敏接收管,其底部为漏斗型,漏斗形的中部为一与喷咀相配合的喷咀孔,在喷咀孔的前方为一保护红外发射管的管罩;
b.下壳体内安装有气泵、药液盒、喷咀,控制电路板及红外发射管,气泵通过连接管及三通分别与喷咀及药液盒连通,喷咀的进液孔通过连接管与插入药液盒中的管连接,喷咀安装于下壳体的顶部,在与红外接收管相对应的下壳体顶部安装有红外发射管,其控制电路板安装在下壳体内的底板上;下壳体顶部的后半部为一向后倾斜的平面,在该倾斜平面的底部有一收集药液的漏液咀,漏液咀下方为一接液盒。上壳体通过合页与下壳体连接,且可向后掀起。
由于有上述构造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消毒时不必接触设备,免冲洗,无二次污染问题。
2.效率高,一次完成仅需3-4秒钟,即可完成消毒过程。
3.使用中安全可靠,灭菌有效率达99.8%。
4.适用范围广,可按行业需求选用不同成份的消毒液。
5.设备工艺合理,可靠性高,有声、光计秒提示,方便掌握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壳体正面剖视图。
参见附图1、图2:喷雾消毒器的上壳体1内为一可伸入手臂的消毒室,在上壳体1的上方安装有红外光敏接收管2,其底部为漏斗型;漏斗型的中部为一与喷咀3相配合的喷咀孔13,在喷咀孔的前方为一保护红外发射管10的管罩14。
在下壳体4内安装有气泵11,药液盒5,喷咀3,控制电路板8及红外发射管10。气泵11通过连接管及三通9分别与喷咀3及药液盒5连接,喷咀3的进液孔通过连接管与插入药液盒中的管连接,喷咀3安装于下壳体4的顶部,在与红外接收管2相对应的下壳体顶部安装有红外发射管10,其控制电路板8安装在下壳体内的底板6上。下壳体顶部的后半部为一向后倾斜的平面,在该倾斜平面的底部有一收集药液的漏液咀15,漏液咀下方为一接液盒16。
所述的上壳体1通过合页与下壳体4连接,且可向后掀起。
使用时,将机壳中央的标牌推向右方,机壳上部可向后掀起,打开药液罐,加入消毒液,拧上药罐盖,合上机罩,并将标牌左移。然后接通电源,按下自锁开关,指示灯即亮,机器进入准备工作状态。消毒人员使用该机时先用肥皂将手洗净擦干,再将双手伸入上机罩中央的消毒室,由于手臂挡住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控制电路启动气泵,药雾自动喷出,药液喷出时适当翻动双手,持续3-4秒即可,当双手从消毒室中撤出,喷雾机自动停止喷雾,最后将双手互相摩擦将药液涂匀。约20秒钟后,消毒液挥发完即完成全部消毒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平,未经张玉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4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