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伞具的弹性件无效
申请号: | 94224849.X | 申请日: | 199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2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田 |
主分类号: | A45B25/16 | 分类号: | A45B25/16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伞具 弹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伞具的弹性件。
一般的伞具(请参阅图13、14、15),其开伞弹簧21,置于中杆1的中、下巢42、43之间,并永远保持受压缩状态,当伞具张开时,中、下巢42、43之间距离为最长,当伞具收折时,中、下巢之间距离为最短,也就是说伞具在张开时,其开伞弹簧21受压缩量为最小(参阅图16中B),所储存位能最小,而在伞具收折时,开伞弹簧受压缩量为最大(参阅图16中C),其所储存位能为最大,这期间位能差量,是由开伞弹簧释放出供伞骨弹张时所需的动能,而伞具在弹张之后,其开伞弹簧蓄贮存最小位能,须足以支撑伞骨及伞面50。
一般伞具设计者,对开伞弹簧的设计有要求,在伞具张开时,其所蓄存压缩位能足以支撑伞骨及伞面,使其以能正常使用为原则,而依虎克定律F=KX的原则,参考图16所示,(其中A为未受压状态的开伞弹簧),开伞弹簧在伞具上受两段式压缩,一为伞具张开时的最小压缩量X1(参见图16中B),一为伞具收折时最大压缩量X2(参见图16中C),由于弹簧弹性系数K为定值,因此,业者都要求F1=KX1的值须以足够应付外来压力为原则,忽略了这最大位能值与最小位能值间的变量关系,且受限于中下巢之间距离及弹簧可压缩量(参见图16中D),为弹簧压缩极限,超过此值,弹簧便会疲劳或断折),业者都会采用具有较高弹性系数的弹簧(较K大值),使其能在有限压缩量下,储存较多位能,但此种设计,有如下缺点:
1.材料的发展已达极限,而为能达到较高弹性系数值,便造成了弹簧线径(d)加粗(参见图4、16),为配合伞具中杆1及其中、下巢42、41的有限空间,粗线经(d)的弹簧其圈径(D),更受到严格的限制,较大线径无法绕成小圈径弹簧,否则在绕折时,即会断裂,如此,弹簧弹性系数的增加非常有限,再有,在相同的长度、圈数下,线径较大的高弹性系数弹簧,其单位圈数的线径反而大于小线径的弹簧,因此其可受压缩量反而较小,而相对地其所能储存的位能量也较少,更易使伞具受风压作用支撑力不足。
2.高弹性系数值的开伞弹簧,在伞具张开、收折时,因中、下巢行程位移量变化而产生的位能差相当大,远超过伞骨弹张时所需动能,因此常可发现伞具撑开时产生相当的冲力与震动,而业者为改善此种缺点,则在中、上巢间设一减震弹簧20来吸收此过量位能(参见图14、15),由于开伞力过猛过强,在伞具弹张时,可能会伤及他人眼脸,也由于弹张力相当的猛烈,收伞时使用者也必须使用更大的力量来压缩开伞弹簧,方能顺利的收伞,这也是高弹性系数弹簧在设计上无法避免不安全因素。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目前伞具的开伞弹簧,受限于材料及设计上种种无法克服的缺点,常有导致开伞力过猛,而支撑伞具及伞面的力却不足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伞具的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自动伞具的弹性件,其在中杆体上的中巢、下巢间设置开伞弹簧使其接受中、下巢的压缩力,蓄存相当位能,以供开伞时推动伞骨及支撑张开的伞骨及伞面,并在由内外管体构成的中杆体中,在其外管体内,内管体上侧也置入中杆弹簧,可压缩储存大量位能,使伞具在开启瞬间,可释放出足够的位能,用以推动内外管体,使其达到开伞的定位点,开伞弹簧由两圈径不等且螺纹方向相反的弹簧相互嵌套,并置于中杆体的中、下巢之间,而中杆弹簧也可以两螺纹方向相反的弹簧相互嵌套而置入外管体内。
以下是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用于双折伞具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用于双折伞具弹张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用于双折伞具收折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在相同圈径下不同线径体的对照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用于单折伞具时的弹张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用于多折伞具时的弹张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将开伞弹簧设于中杆体上、中巢实施例的弹张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将开伞弹簧设于中杆体上、中巢实施例的收折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将开伞弹簧置于外管体内的实施例的弹张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将开伞弹簧置于外管体内的实施例的收折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将开伞弹簧置于外管体内的单折伞实施例;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将开伞弹簧置于外管体内的多折伞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田,未经刘福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4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