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通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4904.6 | 申请日: | 199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97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坚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00;A63B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20003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通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呼吸系统的物理治疗、可改善肺部通气功能的呼吸通气装置。
美国专利No.5,018,517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人体肺部通气功能的呼吸装置,该装置利用物理原理,通过活塞作用,使人体在呼吸时引起“肺共鸣”,产生“共震效果”,这样不需用力咳嗽,即可使气管内粘液自行排出,解决了年老、体弱及手术后咳嗽困难者排痰困难的问题,以及用于因多种病因造成的呼吸障碍,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肿瘤压迫等引起的继发感染、分泌过多、粘液阻滞等疾病的物理治疗。
然而,上述专利存在着以下的缺陷,即病人只能以呼气的方式使用该产品,而呼气过度则会使病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发生头晕、胸闷、口部周围和四肢麻木,严重时手足抽搦等呼吸性碱中毒症状,给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通气装置,它除了具有现有的呼气功能外,还可以吸气方式使用,从而保持或调节病人体内的酸碱平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呼吸通气装置由一筒体和一与所述筒体在靠近筒体下部处连通的通气管构成,在所述筒体的上端口内部同轴地固定一直径向下渐缩的截头圆锥管,所述圆锥管内活动地置有一圆球,此外,所述筒体上端口上还设有一具有排气孔的护盖;其特点在于,所述筒体下部呈一直径向下渐缩的截头圆锥管,所述圆锥管与所述筒体同轴,且其中活动地置有一圆球;此外,所述通气管与所述筒体之内壁的相贯处的最低点至少高于所述下部圆锥管的最大直径处。
与现有的呼气通气装置仅能以呼气方式使用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通气装置增加了以吸气方式使用这一功能,从而避免了因呼气或吸气过度引起的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并且操作简单,可广泛地适用于神志清醒的绝大多数病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特点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通气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通气装置由一筒体1和一与该筒体1在靠近筒体下部处连通的通气管2构成,如图中所示,该筒体1和通气管2可制成一体。在该筒体1的上端口101内与该筒体同轴地固定有一直径向下渐缩的截头圆锥管3,该圆锥管3中置有一可自由活动的圆球4;此外为防止圆球4落出整个装置外,在上端口101上还连接有一护盖5,该护盖5上设有多个排气孔501,以利装置中的气体排出;该护盖5与筒体上端口101可以嵌口的方式连接,也可以以螺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筒体1的下部制作为一直径向下渐缩下端口为102的截头圆锥管,该截头圆锥管与筒体1同轴线,并且其内亦置有一可自由活动的圆球6;前述通气管2与筒体1的内壁的相贯处至少高于下部圆锥管的最大直径mm’处。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通气装置的使用过程和工作原理作一说明。使用时,将筒体1上端口101朝上,此时由于重力作用圆球4、6分别座落在上端口圆锥管3和下部圆锥管上而将各圆锥管处的气体通道阻塞。当病人从通气管2向装置内呼气时,装置内的正压增高。下端口102处的圆球6受正压力作用仍落座在管壁上而将下端口阻塞,上端口处圆球4则因正压作用沿圆锥管3的内壁向下移动,从而在管壁与球体间形成空隙使气体通过,此时装置内的气压骤减,圆球4因重力又回复到管壁3上,并随呼气的继续而不断上移和回落,使气压产生周期性的波动,与此同时调节圆锥管轴线,亦即病人在使用时的筒体倾斜度,建立共震效果,产生“肺共鸣”,其原因在于,改变圆锥管轴线亦即筒体倾斜度,可改变圆球对圆锥管内侧壁的压力,夹角越小,圆球对圆锥管一侧壁的压力越大,而另一侧则越小,呼吸时使圆球移动的气压就越低,而当夹角为直角时,所需气体压力最高,因此可通过改变夹角来调节呼吸气所需的气压,调节气压波动的频率,从而建立气压的共震效果,肺内支气管因气压频率波动而震动,但由于支气管分泌的粘液不能随之震动而从支气管壁上松开,故不需用力咳嗽就可将粘液排出。相反地,当由通气管2吸气时,装置内负压增大,圆球4因重力和负压作用座落在圆锥管3上阻塞筒体1上端口101,而下端口处圆球6被吸起沿圆锥管102内壁上移,在球体与管壁间形成空隙,气体即从下端口进入装置内,此时装置内负压骤减,圆球6因重力回落在下部圆锥管上,随吸气的继续而不断上移和回落,使气压产生周期性的波动,与此同时调节圆锥管轴线亦即筒体的倾斜度,产生“共震效果”,最终使肺内粘液容易地排出。
根据病人体内的呼吸性酸碱平衡状况,使用本呼吸通气装置可选择单一的呼气方式或吸气方式来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或可以呼吸交替的方式使体内的酸碱平衡性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方便地帮助病人排出体内的粘液,从而改善呼吸系统的通气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坚,未经陈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4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乒乓球练习器
- 下一篇:固相法生产铜钛菁的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