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热风粮食烘干机无效
申请号: | 94225402.3 | 申请日: | 1994-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2016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1 |
发明(设计)人: | 曹顺;魏澄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顺 |
主分类号: | F26B17/16 | 分类号: | F26B17/16 |
代理公司: | 辽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红梅 |
地址: | 1231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热风 粮食 烘干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F26B、F27B类的干燥设备,一种热风粮食烘干机。
现有热风烘干机的热风炉有板式、圆筒形;烟道由圆周的一个质点上引出,只有1/4为热区,相对的1/4为低温区,两侧为中温区,热值利用率低。另外,由于没有单独设灰室,圆筒形烟室的底部封闭,积累灰尘、占踞烟道空间而逐渐减少烟气的容积,从而降低对冷空气的加热能力;清理时还需强力铲除,影响炉体寿命。这种炉一般在作业温度为150~180℃时,产量为5T/h。由于温度较高,加工出的粮食爆腰粒较多,影响品质。与这种炉配套的塔体为长方体,断面为正方形,内设若干个角状盒,粮层厚度为1米,底部为正四棱台,从底部排粮。按颗粒物料的流动规律,都是从中心处首先溜出,而四个角区距排粮中心较远,阻力较大,形成滞留的死区。在塔体中各部位的粮食受热程度相等,死区的粮食因不能及时流动而温度积累升高达到燃点,造成塔内角区的粮食着火。正是这种结构的塔体造成已加热达到安全水分的粮食不能及时排出,既不安全产量又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节能又安全高产的高效能热风粮食烘干机。
这种烘干机由热风炉和塔体组成,其特征是热风炉为立式管结构;多个管3由板4固定并隔离,管上端为入烟口,与烟室1相通,管下端为出烟口设有灰室5并连接风机;在塔体上部一定高度处设料位下限控制门6,附加有行程开关,与电铃相连;塔底正四棱台角区棱线上设助溜管8并有阀门,在排粮口和助溜管上方的角状盒内设热敏电阻,用导线与塔体外的温度表相连;在塔加热与排潮段的角状盒为多层小容量,设三、四个热风进口;进热风与排潮角状盒高度为230mm,热风穿透粮层厚度为500mm,并配备大功率风机和小功率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粮食烘干机因加热器的立式管结构,受热面大,无灰尘积累;设独立灰室,便于随时清灰,保证不降低热效率,延长加热器的使用寿命。烟室与冷风室的结构特点保证冷空气和烟气分层顺向运行,无偏流,冷空气经烟道外以及板隔离的立式管一室和二室转出去,共三次回流加热,热效高。冷风室包裹烟室的结构设计,充分回收、有效地利用余热,降低能耗。在冷风室相对于炉筒部位设多个通气孔,将角区的热带走,使炉筒散热降温并回收热气。设助溜管使合乎安全水分的粮食及时排出,增加了产量并且避免粮食滞留、燃烧。这种烘干机与同类产品相比,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产量为7.5T/h,多出2.5T/h,而作业温度却降为130℃左右,小时耗电比同类炉少26.5%。
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
图1为立式管结构加热器示意图;
图2为塔底的助溜管主视图;
图3为塔底助溜管俯视图;
图4为塔上部的料位下限控制门示意图;
高效热风粮食烘干机由热风炉和塔体组成,热风炉有与炉筒相连的烟室1和外壁套着的冷风室2,冷风室相对于炉筒部位有孔,既冷却炉筒又回收热风;其特征是热风炉的加热器3为立式管结构;多个管3由板4固定并隔率,使冷风经烟道及烟室1之间进行三次回流并加热送入烘干塔的预热段。管3上端为入烟口,与烟室1相通,管3下端为出烟口,有灰室5,出烟口连接风机,将烟气送入烘干塔的预热段。塔体的特征是在塔体上部一定高度处设料位下限控制门6;该门为活面挡板,附加有行程开关7,与塔外的电铃相连。上满粮食时,挡板被压住;当粮食下溜低于料位下限时,挡板复位使开关闭合,电铃报警,指示上料。塔体的另一特征是,在塔体底四棱台角区上设四个助溜管8,并有阀门。在排粮口和助溜管上方角状盒内设若干只热敏电阻,用导线与塔外温度表相连,当温度表显示塔内某部位的物料达到标准时,便可排放某角助溜管或在中心排放口内的物料,从而消除死角滞留物料可能升温燃烧的隐患,而且显著提高产量。产量提高的另一个因素是,本塔加热与排潮段的角状盒改变体积,均采用小容量的,设多层;设三、四个热风进口。热风与排潮角状盒的高度为230mm,热风穿透粮层厚度为500mm,这样降水速率加快,而且采用大功率风机,功率小的电机,因而使交换次数增多,产量明显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顺,未经曹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5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