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相多级无过载潜水电泵无效
申请号: | 94226053.8 | 申请日: | 199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8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颜雄;黄会生;吴况舟;白瑞东;余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毅雄;黄会生;吴况舟;白瑞东;余衎斌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罗建民 |
地址: | 410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相 多级 过载 潜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是一种单相多级无过载潜水电泵。
潜水电泵是一种电动机和水泵组合成一体,浸在水中使用的抽水机械,品种繁多,其中使用单相电源的单相潜水电泵的生产及社会拥有量很大,但是,其扬程没有超过30米的,而且每一种扬程规格的单相潜泵其扬程使用有一定范围,超出这一范围使用(扬程太低)就可能引起电机过载而烧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扬程高、在最高扬程以下使用无扬程使用范围的限制,不会出现电机过载现象的单相多级无过载潜水电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来实现的。该单相多级无过载潜水电泵包括单相电机部分、机械密封部分、水泵部分,单相电机部分由机座、定子、转子构成,机械密封部分是在电机输出轴处的机械密封件和轴用挡圈、水泵部分主要为泵轴、固定在泵轴上的叶轮和导叶构成的泵水动力件、泵壳、出水盖、出水节管,叶轮和导叶组成的泵水动力件为多级即由多个泵水动力件沿泵轴排列,叶轮的流道宽度b2小于4mm大于2mm。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出水节管,2-螺钉,3-螺母,4-垫圈,5-铜套,6-轴套,7-出水盖,8-叶轮,9-导叶,10-中段,11-连接键,12-防转销,13-泵壳,14-泵轴,15-连轴节,16-电缆夹,17-螺钉,18-油封,19-进水节,20-滤网,21-电缆,22-机械密封件,23-轴用挡圈,24-○型圈,25-压紧螺帽,26-压紧圈,27-压紧套,28-内法兰压圈,29-轴承,30-挡油盖,31-机座,32-定子,33-转子,34-轴承,35-密封垫,36-内法兰压圈,37-孔用挡圈,38-垫圈,39-螺钉,40-下盖,41-垫圈,42-放油螺塞,43-弹簧垫圈,44、45-螺钉,46-出水节垫,47-吊环螺钉,48-上盖,49-孔用挡圈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使用单相、220伏的照明电源,水泵部分的泵水动力件设计成多级结构,从而成功地解决了高扬程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叶轮(8)和导叶(9)组成的泵水动力件为五级,大大提高了水泵的扬程,最高扬程可达57米,由于对叶轮(8)的流道宽度b2进行了改进,使b2的取值范围限定在2<b2<4mm之间,使水泵的流量受到限制,使水泵能在最高扬程内任一扬程使用、而不受扬程范围限制即是使用在扬程为1.2米甚至0米电机也不会过载,因而为不过载式,本实施例中,叶轮流道宽度b2为3mm。为了缩小径向尺寸,本实用新型的下盖(40)、上盖(48)与机座(31)的连接采用内法兰连接即内法兰压圈(28、36)分别凹嵌于机座里的用孔用挡圈(49、37)固定于机座(31)内,再分别用螺钉(45、39)将上盖(48)、下盖(40)固定在机座(31)内的内法兰压圈(28、36)上。这样与采用外法兰连接方式相比大大减小了径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电缆(21)向电机输入220伏单相电时,电机转子(33)旋转,同时带动装有五个叶轮(8)的泵轴(14)旋转,水便从进水口进入第一级的叶轮,以后依次通过第一级导叶、第二级叶轮、第二级导叶……等,直至到达出水盖(7),再通过出水节管(1)和连接管将水扬到高处。当使用时,所需扬程较低时,由于叶轮流道宽度b2较小,低扬程使用时,实践证明,不会引起流量大的变化即水泵流量受到限制,这样,电机就不会过载,有效地保护了电机。
本实用新型扬程高,使用方便,对广大农村特别是北方地区农村由于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越来越要求有较高扬程的潜水电泵,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农村抽水灌溉农田非常合适,由于使用单相电源,接线安装方便、简单。又由于径向尺寸小,能适合农村小井口深井抽水使用。本实用新型因没有扬程使用范围的限制,利于工厂大批量生产,减少型号规格,适用范围广,能有效地避免使用不当造成过载烧毁电机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毅雄;黄会生;吴况舟;白瑞东;余衎斌,未经刘毅雄;黄会生;吴况舟;白瑞东;余衎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6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