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打包机的液压控制阀块无效
申请号: | 94226207.7 | 申请日: | 1994-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8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宝福;唐奇山;戴自西;邹海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钢铁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7/08 | 分类号: | B65B47/08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傅柳帆 |
地址: | 4111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打包机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液压打包机的液压控制伐块装置。
目前国内生产的打包机,其工作压力有300吨至50吨等不同规格的打包机。但不论其规格大小,均为油液作介质,由众多的高低压泵供油,通过众多的液压控制伐块,使之进入各工作油缸,再由各工作油缸带动箱盖、料斗、推头及小门等执行机构,来完成对废钢的冷态打包压块以便供炼钢炉熔炼。
液压控制伐块在液压打包机中,用来调节和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流向,从而达到打包机各液压缸按程序启动、停止、前进和后退的目的,液压控制伐块是我国60年代从日本油研工业公司引进液压元件制造技术后,开始运用和生产的。现在国外的液压控制伐块元件,不管是美国的VKS公司,还是德国的曼列斯曼力士乐公司,它们的趋势是将伐块集成化、芯子化、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方向是高压、大流量、低噪音和长寿命。这是国际上的发展总趋向。我国现有打包机的液压控制伐块是在总溢伐的控制下,仅对打包机的某一缸的开停进与退动作,发挥单一作用,且有六台液压控制伐块组成,另加两台溢流伐和一台节流伐块,因此设备繁杂,占地面积大,外接油管及其节点纵横交错数量多。特别是液压控制伐块,采用滑伐块,即是面接触方式,而且是单独连接各个工作油缸的进出油路,因此密封效果差,容易泄漏,不但油液污染了环境,使操作和检修带来困难,更重要的是油压上不去,故动作不可靠, 造成包块打不紧、不但耗能大,而且伐体故障多,经常停产检修,据统计,整个打包机的检修时间,伐体故障检修时间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打包机的作业率和生产效率,减少或避免伐体泄漏,降低能耗和污染,从而达到油压稳定、动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设计一个液压控制伐块,代替原有打包机的六个液压控制伐块。该伐块体积为长1200毫米、宽330毫米、高210毫米的铸铁件伐体。有16个25毫米通径的件孔和7个33毫米通径的插件孔分别分布在两个面内。进油管和回油管接口设计在第三个面内,往各油缸去的油管连接法兰接口设计在第四个面内。铸件上的大小通孔及螺钉连接,共计327个孔。其中φ46毫米深1200毫米和φ25毫米深1200毫米的特深孔各一个,φ25毫米深600毫米深孔3个。整个伐体只有两根进油管和一根回油管,以及九根连接各工作油缸的油管。伐体内的插件均为锥形体伐,因此它与进出油管的、接触为线接触的密封,由PC计算机控制液压控制伐块上的电磁铁,再由电磁铁控制锥形插件的动作,这样便形成为机-电-液的一体化控制操作整体。其系统保压装置为一个带弹簧的液控球体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一种液压打包机的液压控制伐块,由电磁铁、插件(又名逻辑伐)、溢流伐、液控球伐、单向伐所组成,其特征是液压控制伐块内的所有插件,均为锥形体,系统的保压装置液控球伐6为一个带弹簧的球体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插件为锥形体、内控型线接触,密封效果好,液压油基本无泄漏,因此不但节约能源,改善了环境,更重要是保证各个工作油缸液压稳定、动作可靠,从而提高了打包机的作业率和生产率。一个液压控制伐块代替六个伐块,占地面积只有原来的九分之一,不但便于安装和检修,易于元件更换,且减少了设备投资。
以下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它由电磁铁1、3、插件2、4、5、8、12、溢流伐10、13、液控球伐6、工作油缸7、单向伐9、11、PC计算机控制室14等组成。
由PC机14启动控制后,油液进入系统待令,电磁铁1得电后使插件2动作,油液通过插件2和插件5进入工作油缸7的无杆腔推动工作油杆前进。此时液控球伐6持续保压,使工作油杆不能后退,同时工作油腔的油液通过插件8回流油箱。由PC机控制当电磁铁3得电后,使插件4动作,油液通过插件4进入工作油缸内的有杆腔,此时液控球伐6与工作油杆同时回程,无杆腔的油液也通过插件5和插件12流回油箱。
打包机不断工作,油液不断往复流来流去,周而复始地来完成废钢的打包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钢铁公司,未经湘潭钢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6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