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吊线座平衡调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4226381.2 | 申请日: | 199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2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泽民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后俊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吊线 平衡 调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一个零件,适用于V型吊线座支点调节。
现有自行车的V型吊线座安装于前叉分叉处,吊线座两头通过刹车钢索连接制动座,刹车钢索又固接于刹车握柄,在做刹车动作时,由于制动座内放置的涡转弹簧定位不佳,使两制动块的弹力不均,或各种不同规格之叉管其两制动座间距不同等等原因,使得刹车钢索拉掣过程中两制动块无法同时触抵轮框侧缘,往往形成单边制动。久而久之刹车制动块单边磨损,除影响连动元件的结构外,尤其对轮框的中心轴处造成平衡上旋转不均匀,潜伏着危险因素。如果吊线座轴心支点可以调节,则可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吊线座轴心支点的元件,保证车轮两边制动座上的制动块同时触抵轮框边缘,提高刹车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吊线座平衡调整结构,包括自行车叉管,叉管分叉处的支管、吊线座、支轴螺栓,在吊线座内设置一衬套,螺栓穿过吊线座内的衬套后,再套上一螺帽和垫片,然后螺固在支管上,吊线座连接刹车钢索,衬套的轴向设有一偏心套孔,衬套外端帽缘设有环列齿或六角螺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衬套偏心套孔的设计,可有效地调整吊线座支轴螺栓的中心位置,通过中心支点的调整达到令吊线座平衡均匀地拉掣两侧刹车钢索,使两制动块同时抵定轮框侧缘而有效地刹车。同时避免制动块单边磨损影响其连动元件。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元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通用之刹车构造组合后正面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叉管[4]适当位置处设有二对称的插柱[41],叉管分叉处突设有一支管[42],支管内设螺孔[421]。
吊线座[1]略呈V型,中下部设一轴孔[11],轴孔一侧为固定端[12],并设有线孔[121],可供刹车钢索[13]穿固而与制动座[2’]固接。轴孔另一侧为抵定端[15],并设有一不等径的同心轴孔,其上轴孔[151]可供抵定包裹刹车钢索[16]之胶层套头[171],刹车钢索[16]由下槽孔[152]延伸而出并固定于另一制动座[2]之上端。刹车钢索另一端贯穿经胶层[17]固接于方向把手之刹车握柄。
衬套[6]一端设有向外缘突出之帽缘[61],帽缘上设有环列齿[611],利于手指拨动。帽缘也可设成六角帽头以利扳手拨动。衬套[6]轴向设有一贯穿的偏心通孔[62],衬套安放在吊线座轴孔[11]内。支轴螺栓[7]穿过衬套[6]后套上一垫片[51]和螺帽[5]再螺固于支管[42]的螺孔[421]中。
需强调的是:衬套[6]的本体部[63]的长度略大于吊线座[1]的厚度,利于衬套之轴向位移,以便调整衬套在支轴螺栓[7]上的适当位置。
当两制动块[21]不能同时触抵轮框[3]的侧缘,对吊线座做平衡调整时,只需略旋松支轴螺栓[7],再适当旋移衬套[6]以改变吊线座的支点位置,即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使吊线座平衡、均匀地受力而牵动刹车钢索动作。本设计虽在结构上只做了细微改进,但能有效地达到调节吊线座轴心支点,使之具有平衡调整之作用,使刹车的安全性更高,并通过样本再三测试,效果无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泽民,未经陈泽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6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可穿竿塑料薄膜充气体
- 下一篇:药物蒸汽浴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