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涂膜机无效
申请号: | 94226524.6 | 申请日: | 199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坤;周平;马长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镇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星硕 |
地址: | 212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涂膜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用制膜装置,涉及一种滚筒式小型医用涂膜机。
用膜剂剂型的药物治疗诸如口疮等局部溃疡性疾病在医药界已被普遍重视。首要的问题是根据治疗的特殊需要,随时提供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和不同数量的药膜。迄今为止的公知技术中,尚无理想的药膜制作装置。现有的,如中国药科大学药厂出产的滚桶式蒸气烘干的缩膜机,需要锅炉送气、鼓风、吸风、除潮湿等辅助装置;再如上海第四制药机械厂生产的电热制膜机,它采用技术落后的电阻型加热器,使设备重达一吨多,机身长达三米。由于工艺流程的连续性和制膜厚度难以调节控制,故仅能适用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厚度达1毫米以上的药膜。这两种设备由于存在上述诸多弊端,所以大大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和需求量,并且远不能满足医院药房和制剂室等部门对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和不同数量药膜制备的需要。目前在上述部门仍然采用手工涂膜的办法制作所需药膜,由于手工在平板玻璃上刮涂烘干,不能满足小批量配制需要,同时药膜厚薄不匀、容易卷边,粘附性差,质量不稳定,且难以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构造一种小型医用涂膜机,它能克服前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以适应小用量配制多规格、多品种药膜的医疗和药剂制造部门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手工涂膜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一种小型轻便的医用涂膜机,该涂膜机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
a:由一个成膜基传送带套接一对滚桶构成成膜装置,它是一个与驱动装置相连系的带轮传动结构;
b:在所述滚桶内装有随滚桶一起转动的加热装置,用以对成膜基与药膜进行加热烘干;
c:在所述成膜基传送带上方,垂直跨接,安装有龙门闸形刮刀,用以调节控制所制药膜的厚度。
为了增加加热烘干效果,还可在面对成膜基传送带适当的部位安装若干固定式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随滚桶转动的加热装置或固定式加热装置,可以由红外加热元件构成。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可做如下描述:
由一个不锈钢成膜基传送带1套接左右两只金属滚桶,滚桶中心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其中,左滚桶2为带轮传动的主动轮,右滚桶3为从动轮,左滚桶2中心转轴借助于传动链条同步进电机齿轮驱动装置4相连;在滚桶2和滚桶3内,分别安装有红外加热管7,加热管的供电电源引出线连接于转轴上的旋转触环,再通过电刷型触头与供电电源实现电接触。该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借助于一调压器8进行控制,以实现对加热温度的控制;在成膜基传送带1的上方垂直跨装一个龙门闸形刮刀5,它借助于调节螺枪和有刻度的塞尺来调节刮刀5与成膜基传送带1表面之间的间隙,以此来确定制膜厚度。在成膜装置下方面向传送带1的内表面,安装有红外加热板9。
为完善工艺,本实施例在成膜装置上方面对传送带1的外表面还装有药膜糊剂投料装置10,在机身端部还装有对制成品膜的收卷装置6。
本实施例所给出的医用涂膜机,可以实现如下的技术参数:
整体外形:1.5m×0.5m×1.3m
传送功率:三相动力电,电机功率0.25×千瓦
加热器功率:在220伏交流电压T1,功率为2.04千瓦
噪音分贝:低于70db
成膜速度:可调至1m/分
成膜厚度:可调范围0.05~0.5mm
成膜面积:3~5分钟可制180×3000mm2
温 度:可控制在80℃±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设备体积小、操作方便、一次投料50~100克即可成膜;用动态扫描的加热方式,使受热温度均匀,成膜速度快,质量容易保证。
2、成膜厚度可调,厚度均匀,能较准确测定每平方厘米出售药量,因此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药膜制作,且更换品种也很方便。
3、工艺操作简便易行,使用、调试和维修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6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