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离合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4226564.5 | 申请日: | 199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8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忠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电站辅机总厂 |
主分类号: | F16D11/00 | 分类号: | F16D11/00;F16D1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建观 |
地址: | 213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离合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离合机构,特别是适用于阀门电动装置中手轮控制的双向离合机构。
在阀门电动装置中,手轮控制机构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发生停电或者电动机发生故障时,启动手轮,便可达到开启或关闭阀门的目的,当电动机转动时,手轮却不会转动。在现有阀门电动装置的手轮控制机构中,比较常见的有牙坎式手动离合机构。牙坎式手动离合机构是靠推进或拉出轮轴来完成手动工作的,在需要进行手动操作时,把手轮向里推进,手轮轴上的牙坎与蜗杆轴上的牙坎相互啮合,此时转动手轮,则可开启、关闭闸门;在需要电动时,则事先把手轮向外拉,使手轮轴上的牙坎与蜗轮轴上的牙坎相互脱离后,才能电动操作,否则,如不拉出手轮就进行电动操作,手轮将会随蜗杆一同转动,发生打手或其他事故。这也是牙坎式手动离合机构的最大缺点,就是说,在手、电动切换时不会自动离合,使用时安全可靠性差。同时,使用这种牙坎式离合机构,也使得整个阀门电动装置的加工很为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离合机构,它特别适用于阀门电动装置中的手轮控制机构,它会自动双向离合,使用安全可靠,且加工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向离合机构由离合套、离合座、离合芯轴、挡圈以及钢球或圆柱形滚柱组合而成。离合芯轴的一端与离合座的中心轴孔装连,且端部具有推珠面;离合座带座孔或开口槽,且座孔或开口槽内装有钢球或圆柱形滚柱;离合座安装在离合套内且由挡圈轴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而会自动双向离合,当应用于阀门电动装置的手轮控制机构时,可以避免电动装置在手、电动切换中发生误操作,即手动或电动时无需象牙坎式手动离合机构那样去拉出或推进手轮,所以使用起来比较安全可靠,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用牙坎方式连接,因而加工也简单方便,使阀门电动装置变得更为小巧。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向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虚线部分分别为手轮部分和传动轴部分,与实线部分的双向离合机构一起,共同构成了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手轮离合机构。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离合芯轴下部径向截面呈六角形截面。
如图1、2所示,双向离合机构由离合套(6)、离合座(4)、离合芯轴(2)、挡圈(3)以及钢球(5)组合而成。离合芯轴(2)的一端与离合座(4)的中心轴孔装连,且下部为六角形柱体,使端部具有6个推珠面(11),离合座(4)中带6个座孔(9)且每个座孔(9)中有一颗钢球(5),离合座(4)安装在离合套(4)内且由挡圈(3)轴向定位。
如图1所示,上部虚线部分为手轮(1)和紧定螺钉(10),下部虚线部分为传动轴(7)和轴销(8),由上、下部虚线部分与中间的双向离合机构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一个手轮离合机构,它适用了阀门电动装置中的手轮控制机构。手轮(1)与离合芯轴(2)可用图1所示的紧定螺钉(10)紧定,此外,还可用轴端螺纹及螺母紧定或其他方式紧定。离合套(6)与传动轴(7)可用图1所示的轴销(8)传递扭力矩,这时离合套(6)上开有销子槽,此外,还可用花键方式轴孔连接,甚至直接焊接连接或制成一体。
双向离合机构在如图1所示用于阀门电动装置的手轮控制机构上后,当手动时,也即用手控制手轮(1)转动时,带动离合芯轴(2)旋转,由于离合芯轴(2)下部为六角形柱体,即端部具有6个推珠面(11),因此推动钢球(5)沿座孔(9)向外滑动,贴紧离合套(6)内壁,带动离合套(6)转动,离合套(6)上有一销子槽,由销子(8)带动下面的传动轴(7)转动,当电动时(即下面的传动轴(7))转动时),离合套(6)转动,钢球(5)向内滑动(如A-A剖视图),离合芯轴(2)及离合座(4)不转动,达到电动时手轮不转动的目的。
图3所示为双向离合机构的另一种变换例。该双向离合机构是由离合套(6)、离合座(4)、离合芯轴(2)、挡圈(3)以及圆柱形滚柱(5)组合而成,离合芯轴(2)下部仍为六角形柱体,离合座(4)有6个开口槽(9)且每个开口槽(9)中有一颗圆柱形滚柱(5)。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之处仅在一座孔(9)变为开口槽(9),钢球(5)变为圆柱形滚柱(5)。座孔(9)和开口槽(9)对于钢球(5)或圆柱形滚柱(5)都能适用,只是当传递的扭力矩较大时,应选用圆柱形滚柱(5)为好。另外,图3的A-A剖视图与图1的A-A剖视图相同,均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电站辅机总厂,未经常州电站辅机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6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椭圆规
- 下一篇:沼气池的活动密封进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