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换挡双活塞变行程执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6744.3 | 申请日: | 1994-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015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1 |
发明(设计)人: | 盛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建华 |
主分类号: | F16H61/28 | 分类号: | F16H61/28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鸥 |
地址: | 31760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换挡 活塞 行程 执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换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气动换档装置。
现有技术中,国产机动车上大多是手动换档机构,操作复杂,远距离操作因不能变行程而准确性差,动力性、经济性也差。国外产机动车部分装有气动换档机构,但其无法与国产机动车变速器配套,因为国产变速器一档与倒档的拨叉行程长;另外还存在着分置式气缸体积大、结构复杂及不同档位时换档推力差异大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能与国产变速器相匹配的气动换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壳体内分别有横向气缸、纵向气缸,横向气缸两端是端盖,靠近端盖处均有气孔,其内有选档轴,拨杆从选档轴穿过,一端在壳体外,纵向气缸两端是端盖,靠近端盖处均有气孔,其内有换档轴,其技术特点是在横向气缸、纵向气缸内选档轴、换档轴两端均套有外活塞,并滑动连接,构成横、纵向双活塞机构,拨杆的另一端在纵向气缸内,分别与换档轴上的两点接触,与选档轴、换档轴构成变行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能够适用于国产变速器,特别适合国产变速器一档和倒档拨叉行程长的特点,而且由于采用双活塞机构,减少了零部件、缩小了结构尺寸,使得气动换档在国产机动车上能够实现,操作也极其简单。
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换档示意图
图4--图2上拨杆与换档轴接触点剖面图
图5--图4的再剖面图
图6--图2上拨杆与换档轴接触点剖面图
图7--图6的再剖面图
附图说明:图1
壳体1内纵向气缸6内有换档轴7,气缸6两端是密封的端盖8,在靠近端盖8、气缸6上有气孔9,换档轴7两端套有外活塞12,外活塞12与换档轴7滑动连接,构成双活塞机构,气缸6内壁上有台阶13,限定外活塞12行程,换档轴7与拨杆10上部接触。
图2:
图2是图1的剖面图,壳体1内横向气缸2内有选档轴3,气缸2两端有密封的端盖4,在靠近端盖4、气缸2上有气孔5,选档轴3两端套有外活塞11,外活塞11与选档轴3滑动连接,构成双活塞机构,气缸2内壁上有台阶14,限定外活塞11行程,拨杆10从选档轴3中穿过,组成左右对称的选档机构。
实施例:
如图3所示,以国产四档变速器为例,人工换档主要可分解成两个动作:选档和换档。空档位置为N,向前推至R为倒档,向后推至I为“1”档,推回空档向右推拨杆10再向前为“2”档,再向后为“3”档。
如图1、图2所示,当选档时,左端气孔5进气,右端气孔5排气,拨杆10被选档轴3推向右端,左端套在选档轴3上的外活塞11被压在台阶14上,只有选档轴3作为内活塞起作用,右端的外塞时11随作为内活塞的选档轴3也被推向右端;当左右气孔5同时进气时,左、右外活塞11同时被分别压在台阶14上,由于气压不平衡或阻力不同等诸多因素,造成选档轴3上的左、右不平衡,外活塞11将自动平衡,而作为内活塞的选档轴3仍然保持原位,拨杆10也稳稳地位于中间位置,使选档一次性准确完成。
当换档时,其运作同选档时一样,只是由于拨杆10一端是拨叉,与壳体1外变速器连接,另一端在纵向气缸6内。如图4、图6所示,由于换档轴7的位移是相同的,拨杆10的支点是B点,根据杠杆原理,若D点与换档轴7相接触,则拨叉下端的位移小,如图5、图7所示,若支点是C点,则拨叉下端位移大,这样就完成了换档动作。
本实用新型还可配上计算机来控制气动选档、换档,将能更好地与国产变速器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建华,未经盛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67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输送稠油的单螺杆泵
- 下一篇:情侣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