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水处理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6868.7 | 申请日: | 1994-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2062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本度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52;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水处理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中水处理环保机械。
目前,净水处理装置,最为普遍使用的是《一体化净化器》,最新技术是“一种沉浮式速凝水处理净化装置”,它主要是在聚凝室中增设了沉浮水力旋转混合器,虽然聚凝效果提高,但由于某些部位设计不合理,出水效果不十分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水率高的水处理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源水泵进入的源水加入聚凝剂经闸阀由水管喷嘴喷入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将第二反应室设计成三圆锥体,从而使三圆锥体下部自体形成斜板装置,截流第二反应室出水中小颗粒及气浮物;水流至三圆锥体中部,则水体快速扩展放慢水流上升速度,增加了出水过滤面积;这时三圆锥体的中圆锥体、上圆锥体能使过滤层反冲下来的较大的小颗粒聚凝物顺利地沉降到底部的泥仓中,从而使水流按理想需要运动,提高水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将第二反应室设计三圆锥体,水处理效果十分理想。经处理后的水,出水量可提高百分之二十,水质可达国家饮用水标准,悬浮物低于3mg/L,明显提高了性能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效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源水泵1通过水管闸阀2与水管喷嘴4连通。进入的源水加入聚凝剂,经泵、闸阀、外壳3与进水管喷嘴4进入其上方的第一反应室5,再进入外层的第二反应室22,该室为三圆锥体,三圆锥体分下圆锥体6、中圆锥体7、上圆锥体8三部分,下圆锥体6斜角为25度,高度为1.2米,中圆锥体7斜角为25度,高度为1米,上圆锥体8斜角为45度,高度为0.8米。
在喷嘴4外周的泥仓9中的内胆10,其形状与泥仓相同,由三点均布的支撑11与泥仓侧面固接,它的上口与水管喷嘴4的口成水平,它是泥仓9面积的1/4;内胆10中的活性泥由于喷嘴4的负压作用,同时进入第一反应室即聚凝室5和第二反应室下圆锥体6、中圆锥体7、上圆锥体8中。这样,源水聚凝剂的活性污泥在第一反应室5及第二反应室22中进行充分地混合反应,并形成矾花,加速气浮。在第二反应室上圆锥体8的出口处,澄清水和泥渣分离,小颗粒矾花和气浮物在上升的过程中被第二反应室22的外层的斜板装置12及第二反应室下圆锥体截流沉淀下来,至内胆10和泥仓9中。内胆10的污泥积满后,就溢至泥仓9中,澄清水上升,经斜板装置上方的滤层13和滤层上方的滤头14得到清澈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经溢流槽15,清水管16引至清水池中。
虹吸装置的虹吸斗17的底部垂直连通虹吸管18,虹吸管18下端由分支管23均布弯向泥仓9近底部并连通,在它们连通处各分支管均设有虹吸斜板。虹吸斗17顶部连通虹吸排管19,虹吸排管19与地面的贮泥箱20连通。虹吸装置通过支撑板21与水处理装置外壳固接。沉积在泥仓9中的泥渣,达到一定高度后,则产生负压,使虹吸斜板自动打开,经虹吸管18和虹吸斗17,虹吸排管19排至泥箱20中。等泥渣排出一定量后,由于负压减小,则虹吸斜板自动关闭。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使清水从不间断,从而达到连续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本度,未经王本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6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