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缸单活塞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7611.6 | 申请日: | 199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67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关林 |
主分类号: | F16H47/00 | 分类号: | F16H47/00 |
代理公司: | 华东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宗德,俞允超 |
地址: | 2140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缸单 活塞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缸单活塞传动装置,属机械传动技术领域。
一种已有的、性能较好的、能使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互相转换的机械装置是本发明人设计发明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3226574.X的双活塞传动装置。该装置虽有不含偏心的转动另件(如曲柄),运行时无离心惯性力,机振小,噪音低,输出转矩均匀,另件少,外形尺寸小,造价低,摩擦功耗小,传动效率高,寿命长和能用多个该装置组成多缸双活塞传动装置等优点,但由于活塞封套在缸体内,所以该装置有难以实现活塞润滑、散热和冷却,导致难以进一步提高转速的缺点。此外,该装置还有另件数量不够少,外形尺寸不够小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已有技术全部优点,而没有已有技术缺点,即易于实现活塞润滑、散热和冷却,另件少,外形尺寸小和转速高的双缸单活塞传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双缸单活塞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缸体,2是活塞,3是定位凸缘,4是调整螺栓,5是机座,6是轴承,7是传动轮,8是支承凸缘,9是缸体定位槽,10是活塞定位槽,11是封闭曲线沟槽,A-A是AA处的截面图。图中未示出位于缸体1左端和右端的二只缸体盖。
图2是活塞定位槽10和一种封闭曲线沟槽11的中心线展开图,其中s为活塞2的行程,ω表示活塞2的旋转方向。
图3是缸体1中安装有定位凸缘3和压紧螺栓1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安装在机座5的轴承座孔上的轴承6和二端外径为轴颈的传动轮7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四个(双缸单活塞传动装置组成四组八缸单活塞传动装置的简图,其中B-B是BB处的截面,12是中心轮轴,13是中心轮轴承,14是中心轮。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双缸单活塞传动装置主要包括缸体1,活塞2,定位凸缘3,调整螺栓4,机座5,轴承6,传动轮7,支承凸缘8,缸体定位槽9,活塞定位槽10和封闭曲线沟槽11。双缸指缸体1,共二只。二只缸体1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二只缸体1分别固定在机座5的二侧的缸体安装孔中,左边右边各一只。单活塞指活塞2。活塞2的柱面上刻有活塞定位槽10,其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数量为不小于二的偶数,均匀分布在活塞2的柱面上,奇数槽偏于活塞2的一端,偶数槽偏于活塞2的另一端,二个端分别安装在二缸体1中。缸体1的内壁柱面上刻有缸体定位槽9,其横截面形状与活塞定位槽10的形状相匹配,也为半圆形;数量与位于各缸体1内的活塞2的一端上的活塞定位槽10的数量相等;并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活塞定位槽10对齐。图1示出二只缸体1的内壁柱面上各刻有二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缸体定位槽9,活塞2的柱面上刻有四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活塞定位槽10,分别与二只缸体1上的各自对应的缸体定位槽9对齐,活塞定位槽10的形状及大小与缸体定位槽9的相同,缸体1上的二个缸体定位槽9均匀分布在缸体1内壁的同一段柱面上,四个活塞定位槽10分成奇、偶数槽二组,均匀分布在活塞2二端的柱面上,如图2的展开图所示。偏上和偏下的活塞定位槽10分别是奇数槽和偶数槽。定位凸缘3的形状及大小与缸体定位槽9和活塞定位槽10的相匹配。定位凸缘3是球体或圆柱体。图1示出了定位凸缘3采用球体的例子,其数量与活塞定位槽10的数量相同。定位凸缘3安装在缸体定位槽9和活塞定位槽10中,缸体定位槽9、活塞定位槽10和定位凸缘3构成使定位凸缘3落在活塞定位槽10和缸体定位槽9内和使活塞2在二只缸体1中只能作往复运动的约束机构。上述约束机构也可以改用图3所示的结构来实现:取消缸体定位槽9,加长活塞定位槽10,在缸体1中安装定位凸缘3和压紧螺栓15,它们均匀地分布在缸体1的同一个横截面上,并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活塞定位槽10对齐,定位凸缘3和压紧螺栓15构成使定位凸缘3落在活塞定位槽10内的约束机构;定位凸缘3和活塞定位槽10构成使活塞2在二只缸体1中只能作往复运动的约束机构。传动轮7位于二只缸体1的末端之间,是一个二端内孔分别安装有轴承6的轴套,二只轴承6的内孔分别装在二只缸体1的末端的外圆圆周上。在图1中,轴承6是滚动轴承,可改用滑动轴承;传动轮7是齿轮,可改用链轮、带轮、或摩擦轮。轴承6与传动轮7构成使传动轮7只能在轴承6上作旋转运动的约束机构。上述的约束机构也可改用图4所示的结构来完成:传动轮7二端外圆圆周是支承在轴承6上的轴颈,轴承6是带止推面的滑动轴承,也可改用滚动轴承。轴承6固定在机座5的内侧壁的轴承座孔上。传动轮7中部制有容纳支承凸缘8的孔和安装调整螺栓4的螺纹孔。传动轮7套在活塞2上,活塞2柱面上刻有封闭曲线沟槽11,支承凸缘8与调整螺栓4构成使支承凸缘8落在封闭曲线沟槽11中的约束机构。支承凸缘8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与封闭曲线沟槽11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支承凸缘8的形状是球体、圆柱体或圆台体,封闭曲线沟槽11对应的横截面的形状是半圆形、矩形或梯形。支承凸缘8的个数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一个以上时,支承凸缘8均匀地分布在传动轮7的同一横截面上。调整螺栓4的个数与支承凸缘8的个数同。图1的A-A截面示出了二个支承凸缘8均匀分布在传动轮7的同一横截面上的结构。图2示出一种封闭曲线沟槽11的中心线的展开图,封闭曲线沟槽11包含二段形状完全相同的曲线段。曲线段的段数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可与支承凸缘8的个数相等,也可是支承凸缘8个数的整数倍。曲线段的段数和形状与传动力、活塞行程、传动速比等因素有关,可根据凸轮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封闭曲线沟槽11与支承凸缘8构成使活塞2在二只缸体1中作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的约束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关林,未经王关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7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