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光耳朵器无效
申请号: | 94227634.5 | 申请日: | 199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7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桂香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第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西江 |
地址: | 20004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光 耳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光耳朵器。
人耳外耳道内皮脂腺会分泌耳垢,长期不清除会结满耳道内,因此需要清除耳垢。长期以来,人们用一种传统的“耳朵爬”来清除耳垢。由于光线不易进入耳道内,挖耳朵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会出现损伤耳道等现象,殆害终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光源的聚光耳朵器,它能使光线进入耳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耳朵器包括主体、爬头和底盖,主体和爬头中空,在爬头端部设置有聚光电珠,爬头端头开有导光孔;主体的中空部分用于容纳电池,在主体端头设置有底盖。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耳朵器本身带有光源,在挖耳朵时,光线可通过爬头直接射入耳道,能清楚地看清耳道,从而避免了因盲目乱挖所造成的损伤。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耳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聚光耳朵器加套管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耳朵器包括主体1、爬头2和底盖3,主体1和爬头2均为中空结构,爬头2的端头开设有导光孔21,在爬头2的端部,近导光孔21处设置一聚光电珠4,聚光电珠4由设置在主体1内的电池5供电。在主体1的底部有一底盖3。爬头2和主体1之间可以用胶水方法连接,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底盖3和主体1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还可提供一个套管6,套管6的作用是保护爬头2。套管6的形状与爬头2相对应,套管6可以套在爬头2上。
上述的爬头2还可以用透明材料制成,如透明有机玻璃等,这样光可以透过爬头2射入耳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桂香,未经王桂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7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话装饰垫
- 下一篇:人造松朵针叶梳整保形防护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