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工具吊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7690.6 | 申请日: | 1994-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进立 |
主分类号: | B25H3/04 | 分类号: | B25H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晋光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挂置双握柄或单握柄之手工具的装置。
一般家庭或工厂常用的手工具如:钳子、剥线钳……等此种具有两只弧形杆状握柄之工具(以下皆以钳子作为代表说明此种双握柄之手工具),或起子、钻子、铁锤等此种单握柄之工具(以下皆以起子作为代表说明此种单握柄之手工具),在以往贩买、展示此种如钳子、起子之类的手工具之方式,都是采用由一面为纸板和另一面为包装手工具之透明塑胶外壳包装盒,借其封盖起来,再经由外壳所事先开设的挂置孔,而将其挂置于壁面的悬挂杆或钉子上;然而此种密封包装方式顾客在选购之时,只能凭借外观来判断其该类产品是否有瑕疵,所以此种完全密封包装展示贩售的方式,对于消费者显有不公平交易之弊;再者,无论是双握柄或单握柄的手工具其外形都不尽相同,为配合其包装,相对地也就必须压制许多种类型式之透明塑胶外壳,然而此种塑胶制品在日后之毁损与丢弃上,间接都会造成环境与空气的严重污染,且此种胶质外壳的包装方式不但使生产者多付一些包装设备上的成本,也使顾客增加了不必要的费用,因此非常地不符合经济效益。
且上述之各类手工具在收藏的时候,亦必需摆置在工具箱或抽屉等处,以防止遗失,但却造成了取用时需加以翻找的不便情形发生,另一方面传统之手工具在除去包装盒之后,使失去包装盒的功用而无法再挂置,亦是其必须放置于工具箱或抽屉之主要原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的挂置双握柄或单握柄之手工具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
以纸板或塑胶板为材料,一体冲制成型可折叠板,其包括主、副折板,它们的上缘设有相对应的弧形挂置孔,以便折叠时构成挂置于墙上钉子之类之用,主折板之尾端而下设宽度缩减部,并自该宽度缩减部的底缘至主折板的近下缘处设置纵向沟槽,且于主折板之下缘向外侧边延伸折耳,折耳设四折片;副折板后接第一、第二、第三折板及梯形板,梯形板上设置对应于主折板上的纵向沟槽,及第一、第三折板设置对应的方形孔,由第一、第二、第三折板顺次折叠构成凸体板,由上述二方形孔构成上容置空间,由折耳插接固定于主、副折板上的沟槽而形成侧边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纸板(或塑胶板)所一体冲制成型,只要单凭简单的折叠组合方式,便可摆置如钳子或起子等手工具,在无胶质外壳的包装下,消费者在购买时便可取下检测,毫无不公平交易之嫌,且在使用完手工具之后,还可借由此包装吊卡将其手工具归复原位,将其包装吊卡重复使用,以符合经济效益。
再者,本实用新型之另一优点,是该纸板或塑胶板是一体冲制成型,且成本低廉,生产者不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制造,相应地购买者也就不需要付出额外之包装费用,且当此种包装吊卡经折叠组合便可适用一般具有两握柄或单握柄的手工具,毫无包装外壳的限制,因此使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示意图之展开示意图。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之经冲制成型后的可折叠板1,在该可折叠板1上有一主折板11,在主折板11的上缘有一弧形挂置孔12,以使本实用新型可悬挂在壁上的悬挂杆或钉子上;且沿主折板11的尾端而下有一宽度缩减部16,且在宽度缩减部16之底缘开设有二个沟槽17、18,该二沟槽17、18系开设在主折板11的下缘纵向上,且在主折板11的下缘二侧,延伸有一对应折耳19、20,该一侧的折耳19上,有第一折片191、第二折片192、第三折片193、第四折片194,而在第一折片191与第二折片192及第二折片192与第三折片193之间的交界折合处,各有一缺口195,以利该折耳19可随着手工具握柄大小而调整该容置空间,以顺利且稳固地插入于上述之沟槽17上不致脱落,而对应于折耳19之另一侧边折耳20上亦有数个折片201、202、203、204,且在该折片201、202、203之间亦有一缺口205,而使该折耳20可插入于沟槽18上。
且两侧折耳19、20上之第一折片191、201如图1所示呈平置式的矩形为底梯形为顶之结构,而如图6所示则第一折片191′、201′为箭形(如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进立,未经陈进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7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