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冷器无效
申请号: | 94227743.0 | 申请日: | 199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53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献惠;郝文;姜福智;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9/04 | 分类号: | F28D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杨润周 |
地址: | 2000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冷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粉冷器,属于冷却设备。
煤气-化工-热电三联供项目是我国八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该项目采用了美国的φ2600U-GAS系统(见图4所示),它由汽化炉1,旋风分离器2,粉冷器3及料斗4所组成。而系统中的粉冷器3(见图5所示),主要由带有水夹套筒,螺旋输送轴,密封件及传动件组成。单螺旋输送轴与地平面平行,螺旋叶片16是连续的不变螺距。其工作原理是:由旋风分离器2出来的高温煤粉,经粉冷器3的进口7进入粉冷器内,在短距离内由螺旋输送轴送至其出口14,并将被冷却的煤粉送往料斗4。由于螺旋输送轴在粉冷器中,只起到将煤粉向前输送单一的作用,故对进口为1037℃的高温煤粉,在短距离内不能冷却到100℃。究其原因主要是:煤粉颗粒很小,接近于粉状,很容易贴近粘住筒壁,则大大的增加了筒壁传热的热阻,不利于换热,故很难在短距离内将进口1037℃的煤粉冷却至100℃以下的出口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高温煤粉在短距离的粉冷器中,由进口温度1037℃冷却至100℃以下的出口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单螺旋输送轴,螺旋叶片是连续的不变螺距,在两叶片之间设有上、下档括片,括片与叶片成15度倾角,括片的宽度是叶片宽度的1/2。其工作原理是:单螺旋输送轴转动时,当上、下档括片接近于筒体的内壁时,括片就会将粘于筒壁上的煤粉括下来,当括片旋转到一定的角度时,该粉就沿着括片与轴的空档中又掉回筒壁,螺旋输送轴又将粉往前输送一段,等到下一档括片来时,又重复以上动作,这样括片不断地将粉括起来,又落下,煤粉在密封容器内不停地翻滚,使之得以充分的搅拌,故大大提高了料侧的换热系数,保证了冷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两者在相同的条件下,料侧的换热系数也远大于现有技术料侧的换热系数。加强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从以下附图和实施例中得到进一步的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系图1螺旋输送轴的螺旋叶片和括片的放大示意图。
图3系图2A-A横剖示意图。
图4现有技术煤气-化工-热电三联供设备示意图。
图5系图4中粉冷器总体示意图。
图面说明:
1-汽化炉,2-旋风分离器,3-粉冷器,4-料斗,5、11-端盖,6-进水管,7-进料管,8-外筒,9-内筒,10-出水管,12-大轴,13-小轴,14-出料管,15-括片,16-螺旋叶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粉冷器(如图1所示),由水夹套筒,螺旋输送轴、密封件及传动件所组成。水夹套筒由外筒8内套置一内筒9,在外筒8两头的外周上面装有进水管6、出水管10及进料管7,而出水管10外周面的底周面上装有出料管14,进料管7与汽化炉1相接,而出料管14与料斗4相连;单螺旋输送轴12的螺旋叶片16是连续的、不变螺距,在螺旋叶片16的两叶片之间设有上、下两档括片15,括片15与叶片16成15度倾角,括片15的宽度是叶片16宽度的1/2;单螺旋输送轴12与地平面平行,并置于水夹套筒的内筒9中,其两端分装在水夹套筒的端盖5、11的穿孔中,而端盖5、11又分装在水夹套筒的两端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通过模拟试验,在有机玻璃试验容器内可清楚地看出,不带括片的螺旋轴只起到将料往前输送的作用,而带有括片的螺旋轴,在容器内不断的将料搅拌、翻滚,贴近内筒壁的粉料随着括片括起,到一定角度又落下,这样就减小了筒壁的传热热阻,对提高料侧的换热系数大为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未经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7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