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射性核素粪尿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8376.7 | 申请日: | 1994-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4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2 |
发明(设计)人: | 栾树梓;李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铁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G21F9/00 | 分类号: | G21F9/00 |
代理公司: | 鞍山钢铁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东卫 |
地址: | 1140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核素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厕所用粪尿分离的卫生装置,特别适用于核医学科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的厕所用粪尿分离装置。
核医学是核技术应用于医学方面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医院都是在门诊进行放射性治疗的,然后把患者放回家中。由于患者体内含有服用的放射性核素,会给周围的亲人、朋友,尤其是儿童带来核辐射的危害,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设立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将患者与外界隔离,进行统一的治疗。
由于患者服用的放射性核素很快会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如果不对这些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粪尿进行专门的处理,直接排放到大自然,又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危害,所以在排放之前还需在衰变池中对粪尿进行一下长时间的衰变处理。经过实验测试表明,放射性核素有90%以上是从尿液中排出的,再加上粪尿混杂在一起又给衰变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将粪尿进行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核素粪尿分离装置,使含有90%以上的放射性核素的尿液与含有微量放射性核素的粪便分离开,便于尿液的收集和在衰变池中的衰变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由进水管、喷水孔、下水管、挡尿槽所组成的通用的蹲式大便池的下水管向后移50~100mm作为粪便排放管,在粪便排放管的前面有一个尿液排放管,并与衰变池的入口相通,粪便排放管口与尿液排放管口之间固定一个向后倾斜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挡板与大便池底面的夹角α为20~30°,挡板的长度为200~220mm,宽度与大便池的内侧宽度相一致,尿液排放管的直径为30~4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作等特点,解决了患者排泄的放射性核素不能衰变处理的难题,具有很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由图1、2可知,将由进水管6、喷水孔5、下水管3、挡尿槽1所组成的通用的蹲式大便池的下水管3向后移80mm作为粪便排放管3,在粪便排放管3的前面有一个直径为35mm的尿液排放管2,在尿液排放管口与粪便排放管之间固定了个向后倾斜并与大便池底面成24°夹角的挡板4,挡板4的长度为210mm,宽度为190mm,挡板4与大便池的接触处是密封的。本实用新型的放射性核素粪尿分离装置是采用陶瓷制成一体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尿液排放管2将含有90%以上放射性核素的尿液收集在衰变池中进行衰变处理,直至达到国家规定的“放射卫生法规”的标准后再进行排放。而含有微量放射性核素的粪便不需任何处理就已符合标准,可以直接由粪便排放管3排除。
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开放型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的“特殊厕所”,而且还可以用于普通公共厕所,将收集的尿液作为化肥或化工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铁西医院,未经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铁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8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