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壳体离心泵无效
申请号: | 94228917.X | 申请日: | 199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84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恩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方天水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8 | 分类号: | F04D1/08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天哲 |
地址: | 11002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离心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壳体离心泵。
离心泵是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液体输送的机器,特别是在石油化工生产复杂的工艺流程中,输送液体原料、半成品、成品和提供化学反应压力流量等方面应用的更为广泛。目前,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小流量、高扬程的离心泵和过流机构都是单壳体一级悬臂或是两级悬臂结构。图1是单壳体两级悬臂结构示意图。它主要是由泵体壳1、叶轮2、导叶3、泵轴4、轴套5、密封6、泵盖7以及传动和支承部分组成。单级悬臂结构与之不同的是一级叶轮、无导叶,泵轴动力输入部分有增速机构。它们都是通过缩小过流面积,或是增加叶轮级数,或是提高转速,来减少流量,提高扬程。但是在要求效率高、流量小于6m3/h,扬程大于100m时,都达不到生产使用要求,其原因是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在输送易燃、易爆、高压、高温、腐蚀强等石油化工液体的工作条件下,泵壳体和过流机构耐压,防腐蚀,防泄漏等性能不够稳定可靠,且效率低,扬程不够。
2、单级悬臂结构的增速部分如图2所示,增速箱是封闭筒式,连接在电机外壳上,电机轴端连接增速齿轮,处于悬臂状态工作,传动不够平稳,噪声大,径向对中性和齿轮啮合精度不理想,维修保养需拆卸箱体,费工、费时。
3、按常规设计当流量小于6m3/h,扬程高于100mm时,叶轮铸造工艺不过关,铸件难以铸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大、效率高、性能可靠、便于维修保养的双壳体离心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设计核心是采用双层壳体,设置轴向弹性衬垫,增加叶轮和导叶级数,改进增速机构,优化转速,压力、流量、过流截面、扬程等各项技术性能参数,提高泵在各种条件下工作的可靠性、稳定性、适用性。双壳体离心泵,它是由泵盖、支承座、排出法兰、导叶、平衡套、密封和装配在泵轴上的叶轮、导叶衬套、平衡鼓、轴套等构成,其特征是泵的输液过流机构采用了双壳体、三级叶轮和三级导叶悬臂式结构;在末级导叶壳体和泵盖之间装置了弹性衬垫;在泵轴的动力输入部位设置以双轴中分式增速机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措施,优点是:
1、双壳体提高了泵壳耐高压、高温、防泄漏等综合性能,内壳体是高强度耐腐蚀件,减少了输液对中外壳体的腐蚀,延长了外壳体的使用寿命。
2、采用弹性衬垫,克服了在输送高温液体时泵内所产生的压力和热应力,补偿了泵内部件的膨胀差,三级叶轮和增速机构提高了扬程。
3、由于采用了增速,三级悬臂结构,减小了叶轮外径,使铸件难度降低。
图1是单壳体两级悬臂式离心泵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级悬臂式离心泵增速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过流机构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增速机构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3-5进一步说明:排出法兰17、支承座21均与泵的外壳体1连接。外壳体1是整体件,内壳体19包括后段19a、中段19b,两段之间采用止口定位对中,以定位止口27装配相接,组成节段式内壳体19,内壳体19装配在外壳体1内构成双壳体,装置在泵轴4悬臂段上的三级叶轮2,与三级导叶3和导叶衬套26均位于内壳体19之内,与节段式内壳体19构成输液过流机构。泵盖7一端与外壳体1连接,在泵盖7和末级导叶16之间有弹性衬垫15。弹性衬垫15设置在泵盖7的衬垫挡台22之上,和末级导叶16的衬垫凹台23之内,所说的弹性衬垫15可以是碟形弹簧。泵盖7的另一端与双轴增速机械相连。双轴增速机构包括增速箱8、增速轴12、增速齿轮10、轴承11、泵齿轮9和泵轴4的动力输入端,增速齿轮10连接在增速轴12上,与泵齿轮9相啮合,泵轴4和增速轴12的支承部位装有轴承11,轴承11连接在增速箱8上,增速箱8为水平中分式结构。泵轴上连接有平衡鼓13,轴套5与泵盖7之间装有密封6,平衡鼓13与平衡套14相连,平衡套14连接在泵盖7上。
工作过程:泵吸入口20与吸入管相接,排出口18与排出管相接。电机起动后带动双轴增速机构工作,使泵轴4和装配在轴上的三级叶轮2同步高速旋转,液体因叶轮高速旋转由吸入管经吸入口20,进入第一级叶轮2的叶轮流道25,因随叶轮同步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而获得能量和速度从叶轮流道25内甩出,被引入由第一级导叶3,导叶衬套26和中段19b构成的导叶流道24,具有能量和速度的液流经导叶流道24,瞬时即被第二级叶轮2由吸入口20吸进第二级叶轮流道25内,同步于第二级叶轮高速旋转,以更高的能量和速度从第二级叶轮流道25内甩出,被引入由第二级导叶3,导叶衬套26,后段19a构成的第二级导叶流道24。最后以同样的流程经第三级叶轮流道25,导叶流道24,以应有的流量和扬程由排出口18,排出法兰17进入排出管。三级叶轮2是均匀而连续地高速旋转,所要输出的液体也连续地被过流机构吸入和排出。由于泵长时间工作产生内热,或输送高温液体带来的热量,和液体高速旋转产生的能量和速度等综合因素,使泵内产生输液内压和热应力。借助输液的压力使节段式内壳体19与外壳体1压紧,输液压力同时也作用在中段19b与外壳体1,后段19a与中段19b、末级导叶16与泵盖7之间的碟形弹簧的弹力,与三个节段间输液压力相互作用,使各段之间连接面有足够的压紧力和密封性。装配在泵轴4上的三级叶轮2的轴向力,由平衡鼓13和平衡套14来平衡,保证了泵轴3受力均匀,提高了使用寿命。在泵盖7与泵轴4之间采用了轴套5与密封6相配合的密封,保证和提高了泵的密封性能。密封还设有冲洗和冷却系统。每级叶轮2内均有叶轮流道25,每级导叶3内均有导叶流道24,并且都是与节段式内壳体19构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方天水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方天水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89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