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耕耘车无效
申请号: | 94229267.7 | 申请日: | 199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044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淑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淑琴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鸡西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葳 |
地址: | 1581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耕耘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用机具,确切地说是一种组组合式耕耘车。
目前,广大农户使用的农机具多为弯勾木梨、双轮双铧梨、耘锄等。国家专利局出版的《实用新型专利公报》第九卷15号上册中公告的“施肥中耕播种多用农业机具”(专利号:92212156.7),虽然也具备多种作物的播种、除草、起垄、覆土和单一或多台组合使用的功能,但是这种多台组合使用,势必消耗动力较大,增加成本,此外该机还缺少间苗及播种、覆土、镇压相结合的功能,同时也没有在山坡地耕耘的必需的防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一台车架,根据需要拆装各种专利用农具,具有起垄、播种、施肥、除草、间苗和镇压等多种功能的组合式耕耘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组合式耕耘车是由车架、车轮、伞齿皮带轮、小伞齿轮、间苗器大皮带轮、行走方轴、犁椽方轴、防偏杆、支架、张紧臂、料仓、播种管、施肥管、分播滚、犁铧、左右犁臂、耘板、间苗器、覆土板、镇压器等组成。
行走方轴通过行走方轴瓦座,犁椽方轴通过犁椽方轴瓦座,分别固定在车架上;伞齿皮带轮通过自身方孔固定在行走方轴上,间苗器大皮带轮和小伞齿轮同轴并通过轴架固定在车架上;伞齿皮带轮与小伞齿轮 啮合;左、右犁臂固定在犁椽方轴上两犁臂在犁椽方轴上,轴向是可调的;播种管和施肥管的两端分别与料仓和播种铧相连接,并与镇压器通过框架组成一个整体,通过勾手勾挂在犁椽方轴上;间苗器通过间苗器瓦座固定在横担上,间苗器与间苗齿之间为动配合;料仓两端由支架支撑在车架上,支架为齿条式;张紧臂一端和分播滚相连,另一端嵌入支架的齿条中;防偏杆一端上的长孔通过销子同车架连接,另一端和牵引环上的长孔通过销子与扇齿连接;料仓中通过隔板把分播滚上施肥部分与播种部分隔开;分播滚的播种部分通过隔板把播种窝大而稀和小而密两部分隔开。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组合方便,造价低,工作效率可提高5-7倍,具有翻地、中耕、播种、施肥、间苗、除草和松土等多种功能,畜力、机力均可做为牵引动力,可广泛应用于大豆、玉米、高粱、花生、棉花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
附图1为组合式耕耘车总装示意图的主视图;
附图2为组合式耕耘车总装示意图的俯视图;
附图3为组合式耕耘车装有间苗、除草、松土装置结构图的主视图;
附图4为组合式耕耘车装有间苗、除草、松土装置结构图的俯视图;
附图5为组合式耕耘车装有翻地装置结构图的主视图;
附图6为组合式耕耘车装有翻地装置结构图的俯视图;
附图7为组合式耕耘车的破土、播种、覆土、镇压装置结构图的主视图;
附图8为组合式耕耘车的破土、播种、覆土、镇压装置结构图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组合式耕耘车是由车架18、车轮15、伞齿皮带轮1、小伞齿轮3、间苗器大皮带轮2、行走方轴17,犁椽方轴20、防偏杆16、支架5、张紧臂6、料仓4、隔板54、播种管7、9、施肥管8、分播滚19、犁铧21、左、右臂22、23、耘板12等组成。当播种和施肥时,将料仓4两侧用支架5支撑在车架18上,通过皮带47将伞齿皮带轮1和分播滚19相连接,并将安装在分播滚19两端的张紧臂6嵌入支架5的齿条中,上提张紧臂6可达到拉紧皮带47的目的,下放张紧臂6可达到播种和施肥停止的目的。耕耘车运行时,带动伞齿皮带轮1和分播滚19,由于伞齿皮带轮1与分播滚19的直径比值,使分播滚19得到特定的转数,从而使种子和化肥按一定的规律通过播种管7、9和施肥管8输出,并通过如图7、图8所示的破土、播种、覆土、镇压装置完成播种和施肥。破土、播种、覆土、镇压装置包括播种铧24、覆土板31、33、拉梁32、播种管接头36、37、施肥管接头38、镇压器27、勾手39、框架34等。把播种管7、9施肥管8分别接在播种管接头36、37和施肥管接头38上,再把勾手39勾挂车犁臂方轴20上,即可开始作业。分播滚19上播种部分根据播种窝53大而稀和小而密通过隔板54分为两部分,可视需播种子大小加以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淑琴,未经赵淑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9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