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可调换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29290.1 | 申请日: | 1994-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236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延平;程辉;付伟;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冷轧薄板厂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B21B31/08 |
代理公司: | 鞍山钢铁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玲,王爱国 |
地址: | 1140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调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可调换辊装置,属于板带钢剪切机多辊式矫直机工作辊换辊设备。
多辊矫直机是冷轧板带剪切机组的重要设备,而矫直机的工作辊工作条件十分复杂,负荷较重,且对工作辊辊面质量的精度要求较高。为保证冷轧板的质量,一般需5~7天更换一次工作辊,换辊作业较频繁。
本实用新型做出之前,常规的换辊方式是用吊车和钢绳进行。因矫直机工作辊分为上下两排,所以在换辊时,先用钢绳把上排工作辊体同时吊起,并靠人工向外(换辊侧)串动,当把整个上排工作辊体串出矫直机牌坊后,再用吊车整体吊走,下排工作辊的抽出方式亦同,由于矫直机牌坊窗口尺寸较小,所以整个抽辊作业十分困难。组装完新的工作辊体以同样的方式置入,在新辊辊面不得碰撞要求下,装辊作业的难度更大于拆卸。用吊车和钢绳等工具进行传统的换辊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易发生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简易可调换辊装置,以达到操作简单安全,速度快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可调换辊装置之结构形式及使用方法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简易可调换辊装置正视图
图2,图1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可调换辊装置主要由活动光杆1,穿轴2,固定光杆3,平台纵梁4,左旋丝杆5,丝母6,挡块7,耳环8,右旋丝杆9,平台横梁10,脚轮11等构成。这种装置是由四根平台纵梁4和四根平台横梁10以及由左旋丝杆5、右旋丝杆9和丝母6组成的四根立柱构成的方形立体框架,这个框架的上台面靠丝杆和丝母由人工操作升降。整个框架的底部的四角设有脚轮11,以便移动。在上面二根平台纵梁4上各平行焊有一根固定光杆3,且固定光杆3的一端通过穿轴2与活动光杆1联接,另一端焊有挡块7。在这种装置中,它的四根立柱均由左旋丝杆5和右旋丝杆9和二者连接的丝母6组成,用以升降上台面。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可调换辊装置更换矫直机辊体时,应先拆掉辊体的传动连杆和辊体前后导板,以及固定下排工作辊两端的螺丝。将简易可调换辊装置上台面通过丝母6调到适当高度,即保证二根活动光杆1能伸进上下工作辊体间,伸入后再下调上台面使活动光杆1放到下排工作辊上,此时将活动光杆1与固定光杆3用穿轴2锁住,将上排工作辊用电控压下放到二根活动光杆上,拆除上排工作辊的固定螺丝后,再用电动压下将上排工作辊的框架抬到能将其抽出的位置,然后用3~4人将上排工作辊辊体滑导到固定光杆上,最后用吊车吊走。调整升降机构的丝母6,使上台面下降到适当位置,再重复上述过程拉出下工作辊体。安装新辊的操作程序与拆卸相反,只是注意小心不得碰撞辊身。用这种装置换辊就是通过安设在平台纵梁上的光杆导出和导入辊体。
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可调换辊装置全部由钢结构焊接而成,其框架的大小以及二排光杆的中心距应视矫直辊的具体情况而定,而活动光杆1的长度必须等于矫直机工作辊辊身长度,固定光杆3的长度略长于活动光杆1的长度。活动光杆1与固定光杆3直径相等并小于辊距和辊开口度之间计算内接圆直径10%。
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可调换辊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抽送辊体过程无须动力,节省能源。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可调换辊装置换辊比钢绳吊车法节省时间2/3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冷轧薄板厂,未经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冷轧薄板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9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