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臭排水阀无效
申请号: | 94229537.4 | 申请日: | 199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182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世彬 |
主分类号: | E03C1/28 | 分类号: | E03C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臭 水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下水道口所用的防臭排水阀。
用于排放废水的下水道是楼房建筑物必备的设施。为防止下水管道内的臭气、污水上冒和倒灌,都在下水道口设置了地漏,在地漏内装有扣碗,并有积水凹部以达到密闭的作用。但这种长期以来沿用的防臭防倒灌的结构,由于其密闭效果有限,因而未真正解决问题,下水道内的臭气污水时而上冒倒灌的的现象还是经常发生,特别是住宅的楼层较低时,臭气污水上冒倒灌的现象更为严重,污染了空气,影响了环境,有害于健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许多烦恼。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较好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与现有下水道管口地漏配用且不影响其原有的密闭功能的防臭气、污水上冒倒灌的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阀体、活门等构成,安装于现有的地漏下部的下水道管口上,其特征是在阀体内腔中部设置有一套筒座,该套筒座通过多根支杆与阀体固定为一体,该套筒座内装有一根可上下移动且呈倒置状的“ T”形活门。
上述的阀体的外径略呈上大下小,以便在安装时与下水道管口密闭配合。
上述的套筒座与阀体的固定支杆为三根以上且呈对称设置,用户正常使用后的污水经过支杆之间的空隙流入下水管道内。
上述套筒座内的倒置状“T”形活门的上杆与套筒座内孔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该上杆端头装有定位销,保证活门能上下灵活移动和被限位。
使用时,先拿起地漏上的铸铁算子,再取走下水道口上的铸铁扣碗,最后将本实用新型置于下水道管口上,稍用力向下压,使其紧配合于下水道管口上,然后再重新放上扣碗和箅子。由于倒置状“T”活门的自重以及下泄水流的作用,活门向下落至定位销位置,排泄水间隙自然打开至足够大,向下排泄污水迅速;当下水管道内向上冒臭气或倒灌污水时,由于活门系用塑料制成,重量很轻,臭气和污水的向上的压力足以使活门沿套筒座向上移动到阀体的底部,而使活门关闭,达到了防臭防倒灌的目的。当臭气消失或污水回落后,活门又自动下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塑料材料制作,成本低,重量轻,不锈蚀,不需对现有地漏作任何改动即可与之配合使用,不影响地漏原有的防臭密闭功能,其部件动作灵敏,泄水迅速,密闭性能好,自行动作,可有效地防臭气防污水上冒和倒灌,使改进后的地漏具有两重的防臭防倒灌结构,大大提高了现有地漏的防臭密闭性能,清洁了空气,改善了环境,有利于健康,是住宅必备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支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A
图4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B
图中的:1“T”活门 2阀体 3套筒座 4定位销 5支杆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料材料制造,阀体(2)制成略呈上大下小状,套筒座(3)装于上述阀体(1)内中央,用四根支杆(5)呈水平十字交叉状将上述套筒座(3)与阀体(2)连接固定成一体,一根倒置状“T”活门(1)装于上述的套筒座中,而活门上杆与套筒座内径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使活门能够灵活上下移动以关闭其与阀体之间的泄水间隙,活门上杆的上端头装有一定位销(4),用于限定活门下落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世彬,未经李世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9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